/>
那天,高天鹏没有直接答应聂志儒、张世嘉的邀请,并不是舍不得省城研究所优越的条件。高天鹏尚未结婚,是个事业心极强的青年,他更看重的是成就一番事业,而非是贪图享受。高天鹏之所以没有直接答应聂校长的邀请,是他还没想好在发展沿山酿造工业方面的具体做法,没有想好假如调到沿山农校后,究竟能给学校做出什么贡献。
后来,利用空闲时间,高天鹏又来了几趟沿山,在沿山农村做了深入调查研究,发现沿山地区要发展,就必须走生态先行、工业强市、产业富民的路子;而优化农产品种植结构,搞农产品深加工是沿山发展工业产业的最佳途径,也是沿山产业富民的根本所在。
至于婚姻、爱情、家庭,高天鹏心想,随缘吧,在哪找不是个找?
找准了突破点后,高天鹏信心百倍,毅然从g省发酵工业研究所调入了地处沿山的沿山农专。高天鹏的想法是,先培养一批酿造学方面的专业人才,然后致力于发展沿山地区酿造工业,靠产业带动当地百姓脱贫致富。
刘文明是在高天鹏调到沿山农专三年后考上农专的。
刘文明刚考上沿山农专的时候,学校里搞社会实践,去的就是靠山乡刘家寨村,主要是调查土壤质地的问题。刘文明家就是刘家寨村的。中午,村上管的饭,是白菜炒肉、馒头。
吃过饭,同学们闲谝起来,有人说刘文明家就是这村的。高天鹏听到这个情况后,转眼去看刘文明。刘文明赶忙低下了头,心里埋怨那个多嘴的同学。
为什么,因为家里太穷了呗!那位同学说刘文明家就是这村的,自己难道不该招呼老师和同学们去家里坐坐?然而,自己的那个家,又怎么能招呼老师和同学们去坐?故此,刘文明羞愧地低下了头。
这个情况被高天鹏看在了眼里。等大家都不再提这个话题后,高天鹏来到刘文明身边,说要和刘文明说个事情。
高天鹏带着刘文明走到一边,远离了其他同学。
高天鹏问刘文明道:“刘文明,你家就是这个村的?”
刘文明点头道:“是的,高老师,我家就是这个村子上的。”
高天鹏摇了摇头,说道:“这村子条件可真够差劲的。”
刘文明答道:“很穷,贫穷程度远超老师您的想象。”
高天鹏指着最近一个人家的院门问道:“像这户人家的经济条件,在村里应该是什么层次的人家?”
刘文明答道:“要算好的。”
高天鹏闻言,沉默不语了。
沉默了一会儿,刘文明对高天鹏说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页/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