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在建立大明的同时,也是第一时间建立了太医院。
古往今来,哪个帝王不想长命百岁?
宫廷太医的好坏,也决定了皇室子弟能否活得长久。
明代的太医是世袭制度,也就是说爷爷是太医,爸爸是太医,你是太医,你儿子会是太医,将来你孙子也会是太医。
朱元璋的想法很简单,如今能成为大明太医之人,那医术水平是全国最好的。如此珍贵而高深的医术,自然会视同传家宝一般,父传子,子传孙,代代相传下去,可不会轻易外传。
所以站在老朱的角度,如此规定并没问题,也是这个时代的局限性。
实际上高深的医学往往需要积累,这一点看似简单,但这个时代的人却不容易理解。毕竟哪怕三百年后,十七世纪的英王查理二世在生病时,用的竟然还是放血疗法,如此愚昧。
相比较之下,早了三百余年的朱元璋,反而显得睿智了许多。
朱标在带着一群侍从前往太医院时,却没有喊上方进,而是让他和自己的四弟朱棣多多熟悉。
如今的太医院院使为孙守义,本是前元时期知名的御医,被朱元璋礼遇后,成为大明的太医院院使。
毕竟好的太医,自然深受任何帝王重视。
这孙守义官职从五品,而且不属于六部管辖,由皇帝直接统领。
朱标觉得自己想活得更久,甚至长命百岁,那必须在太医院方面动脑筋。
所以他悄悄安排的第二位穿越者,便是这位太医院院使之子孙思文。
反正根据老朱的安排,太医院的二代们迟早要子承父业。
孙子文的原身是三甲医院的主任医生,因为车祸意外身亡,于是便被朱标选中成为给自己打工的对象。
他自从被册封为皇太子后,一年时间里共给自己安排了两个穿越者,一个是贴身护卫方进,一个是太医院院使之子孙思文。
双管齐下,那自己的人身安全和身体健康便能够保障。
一定要活得够久,不止他要当皇帝,子子孙孙也要当皇帝,绝不能像原来的时间线,几乎断绝了子嗣。
在朱标带着手下离去时,方进带着朱棣从殿里走出,望着太子的背影,摸着下巴沉吟道:“难道朱标是身体不舒服,才这么急急忙忙地去太医院。可这不应该太医院的人过来吗?”
其实他前世作为安全人员,在海外闯荡了这么久,也懂一些医理。
&n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