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窄,这也是巫闷山之前所担忧的。
相对而言,安安稳稳谋一个蒙学先生,不用出坊点头哈腰,出去面对旧日博士同窗,先生之位也勉强拿得出手,糜斐自然不会错过。
每月一贯钱的束脩,管一顿饭,肯定不算多,但比那些伙计强太多了,翻倍有余呢。
重要性的是,体面,体面啊!
在闹钱荒的唐朝,一贯钱足够一家子安生过日子了,斗米都才二十文上下嘛。
贞观四年,斗米四钱的盛景,不会再有咯。
毕竟,谷贱伤农。
太常寺常平署在长安置署仓卫州置黎阳仓洛州置河阳仓陕州置常平仓华州置广通仓,平籴仓储,凡岁丰穰,谷贱,人有余,则籴之,岁饥馑,谷贵,人不足,则粜之。
明白没,常平仓的主要作用,不是储官粮军粮,是起调节的功能!
本坊开蒙,你们就是坊学第一批学生了,上课认真听讲,爱惜纸笔,不得欺负同窗,要听从先生安排。
范铮一通絮叨。
桌椅倒还无所谓,就是笔墨纸砚,即便是挑便宜的买,那也是老大的一笔开销。
楮纸根本用不起,只能将就用麻纸,还是最粗糙的黄麻纸,时不时能摸到草棍儿。
哈哈!明府可正好赶上了!廖腾腆着肚子进院子。
亓官植负着双手,着乌纱帽绯色官服,踱进院子里:宅院不错,本县已经收归县衙,转借敦化坊坊学。司户史,文书给他。
范铮挑眉,赶紧叉手:下吏谢过明府!
县衙这一背书,以后的麻烦就少了。
宅院的所有权在县衙,骨氏后人要来扯,肯定得去衙门。
不,你应该自称‘下官’。开蒙不可无书,本县却没有多少书籍,只能求使君赐书。
使君慷慨,刊印《苍颉篇》《急就篇》《千字文》共千本相赠,将仕郎可不要忘了哦。
亓官植郑重地提示。
好处拿了,起码得知道是谁出的力谁给的书吧?
范铮笑道:下官当令人勒石于照壁之侧,令后人铭记明府的厚爱使君的慷慨成全。
亓官植得意地摆手,伪作谦逊状,心头却乐开了花。
上有使君铭记,下有坊中石碑为证,即便明年会转职,右迁也是稳稳当当的。
《千字文》范铮倒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