阁罗凤左右逢源的外交策略,也渐渐明白了为什么大蒙明明战胜了唐军,却还要上表称臣,接受唐皇赐封的云南王爵位。
于是,反应过来的异牟寻做了两件事。
第一件,筑雄城阳苴咩城,迁都于此。
第二件,任命他的老师,汉人郑回为清平官,暗地里出使唐朝,上表请罪。
……
“南疆定矣!”
当南诏使臣清平官郑回举着南诏王异牟寻手书的请罪表文踏入唐军辕门,李晟高兴地拍案大笑,险些喜极而泣。
他等这一刻已然很久了。
自安史之乱后,唐军已经十多年没有过此等大胜了,南诏虽不及吐蕃回纥这等大国,但也是与渤海、契丹、奚、靺鞨同一级别的存在,此番能将他打得俯首称臣,跪地求和,李晟焉能不欢欣雀跃?
当然,李晟自不会知道吐蕃与南诏已暗生龃龉,只认为是异牟寻识时务,知道唐朝不可力抗,故而才会向大唐求和。
但不论如何,这场战争算是告一段落了。
“传令十将郭映,好生护着郑君,一应用度皆从其所请,另,火速派人通告京师并奏请大军班师。”
大军班师肯定是要奏请朝廷的,然后由朝廷通告沿途州郡,若是擅自班师,那就有趁胜举兵造反的嫌疑了,李晟是个聪明且守规矩的人,自不愿犯此忌讳。
于是大军就暂驻到了成都府。
而就在李晟等待朝廷旨意的时候,此前派出报捷的军士也经由重重驿站赶到了长安城。
“大捷,大捷,剑南大捷!”
报捷的骑士高举传符,横冲直撞,直穿朱雀街,又过数个坊,至大明宫正面四门之一,正对着外朝含元殿的丹凤门才下马。
值守大明宫宫门的武侯(金吾卫卫士)见他身负令旗,手举传符,知晓势必是有军情奏报不敢怠慢,连忙报与殿中内侍。
不过片刻功夫,便有小内侍一路小跑至丹凤门,取了报捷军士手中的报捷文书,送到了内朝紫宸殿。
紫宸殿是内朝议事之处,也是皇帝生活起居的内宫性质的殿堂,因为是皇帝生活起居之处,所以在这里召对、问政,比较随便,大臣能够入紫宸殿朝奏、议事,叫做“入阁”,是极其荣耀的事。
今日紫宸殿没大臣,就李适一个在处理政事,因而当小内侍递呈给他剑南报捷的文书时,他顿觉眼睛都亮了几分。
他太需要一场胜利,来震慑藩镇,一改先皇时对藩镇的姑息纵容,拉开削藩的大幕了。
李适与他的父亲代宗李豫不一样,李豫因为当年被吐蕃赶出长安城,致使他差点死于兵乱之中,对吐蕃向来是有着切肤之痛的,因而他执政时期一直是以备御吐蕃为重心,而对于藩镇则是采取了怀柔措施。
而李适对吐蕃就没有那么大的怨恨了,他反而是对早年曾羞辱他的回纥人更为仇视,而且他一贯认为吐蕃是芥藓之疾,藩镇才是心腹之患。
说实话,这么想也有一定道理。
从地域上来说,河陇被吐蕃攻陷的二十州都是穷州,即便夺回,也无益于中枢,甚至还需要朝廷割血援助,调兵戍守。
而河南河北就不一样了,如能剪除河朔三镇与淄青镇这四个叛藩,朝廷人口财赋少说增长五六成,哪至于像如今这样。
但如果真这么想,那就太片面了,就像李斯反对始皇帝击匈奴,说“得其地,不足以为利;得其民,不可调而守也”一样。
且说,李适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