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的郭勇等。
“头儿,这已经是第十三拨了,霍先生果然妙算,让咱们在城中多准备一些草料售卖,这回,不管霍先生的生意成与不成,咱们至少可以赚上几万钱的草料钱了。”一个在城门口堆起的草料堆前,售卖草料的小厮,向他的上一级领队道。
“这算什么,明天可能还有更多的人来,咱们一天赚几万钱,三天下来,可是几十万钱呢!”那个领队视线一边往进城的队伍中看,一边估摸着道。
牛马一旦成千上万,每天消耗的草料,就会变的十分巨大,光靠真定县原有的储备,肯定是供应不了,而眼下又是深秋,想要放养都不太可能,只能依靠买。
太平教什么最多?
人。
光是人口不到两万的县城内,就有一千多教众,周边县城,周边乡里呢?怕不是得有好几万。
这些人或许没有提刀打仗的能力,但是,收集一些野外的枯草料,还是能够做到的。
他们或捆或挑的将草料往这里运来之后,收到的,就是粮食,或者铜钱的报酬,自然是让他们欢喜不已。
所以,这两人说的数字,其实是除去了他们支付给那些收集草料的信徒的报酬之后,剩余的盈利。
而通过这个盈利,也大致可以看出,这一轮宣传造势,到底吸引了多少人带着牛马牲畜来真定县城想要换那面宝镜了。
霍海在前一天就抵达了真定县城,第一次进城的他,好好的在城里考察了一下这个时代的商业环境。
总体来说,就是简单,粗糙。
县城内的商铺数来数去,经营的也就是那么几类商品,柴,米,布,对,还有一个专门的牲畜交易市场。
至于盐铁,那都是有官方背景的人垄断式经营,出货量很少。
再有就是酒楼,青楼之类的服务型行业,几乎是专门为少数富人群体开设的。
而小老百姓,需要什么东西,大多会选择自制,比如陶器,竹器,木器等等,拿钱买东西的情况,至少闹旱灾的这两年是很少见。
所以,如果霍海制造的商品是面向平民销售的,那么,基本就卖不出去,他们压根就没有钱,也没有必须要的需求。
当然,这是他没有看到一些比较黑暗的角落,当他穿过了比较繁华的地方,进入一些贫民生活居住的地方的时候,他又发现了另外一种成交量很大商品。
“这里是?”
“人市。”
“专门买卖人的地方?”
“头上插草的,都是卖自己的。”褚玉点了点头道。
“一个人大概卖多少钱?”霍海皱眉问道。
“钱?哪里需要钱?你只要给吃的,这里一大半的人都会跟你走。”褚玉道。
“如果没有人愿意给他们吃的,会怎么样?”霍海又问道。
“有一个词,叫易子而食。还有一个词,叫……”
“不要说了,王当,将这条街上所有的人都带到城外去,每人给他们煮一碗黄粱粥,以后,他们就跟着咱们吃饭了。”霍海制止了褚玉说出那些让人听了后背都会发凉的词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