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管队的杨开而言,层次稍显得高了些,不太妥当,所以杨开也索性不去想,目前他主要做的,还是在军队建设上下功夫。
崇祯九年(1636),九月,远近风声可以听闻,京师顺天再一次戒严,朝命总理卢象升督各镇兵入援。
这道不知道从哪里走漏风声,然后被一传十,十传百的方式传播开来的消息,各方流贼听闻后无不兴奋,加之,也正在这个时候,老回回派出去传达英豪令的兵卒纷纷来到,更似风助火势,让各处星火速成燎原之势。
时,杨开被韩彬抓回来的郎中换了伤药,休养了几日过后,向高迎恩请命,将俘虏和自己营下的将士带出城外列阵犒赏,知他行径素与别家不同,高迎恩也没做多想,轻轻答应。
商榷命人在郾城外十余里一片开阔位置,竖立将台,台上设几面大鼓,两侧摆了数坛贴上红纸的老酒,鼓手坦臂举槌,鼓声雄缓有力,排兵布阵之事他不擅长,后勤组织方面,什么时候,要做什么,该怎么做,却显得游刃有余。
在鼓声中,让各部头领率领部下竖起旗帜,集聚道将台前方,数千人分骑、步弓三区列队,其中步卒分作两岸,将俘虏夹在将台前方,各队前旗帜猎猎飘扬。
补充至百余人的亲兵,手把刀柄环列台下,陉山一战,杨开部相较高迎恩旗下其他三营,受伤尤其重,达到近二千人,补上沿途行军至郾城的士卒,勉强回血到四千左右。
因为杨开有令,胜战之后抢掠地上躺尸官军身上尚未损坏的甲胄补充己身,倒也勉强有了半阵披甲之士。
待一切事务落实安排,杨开缓步登上将台,受命跟在其后的曹、韩、赵、王、蔡、魏、闫、陈诸将如影随形。
他们因身上多有伤口,没有披甲,但因首次出席如此场合,个个昂首挺胸,看得台下各阵将士目光炙热。
杨开立将台中央,他的面前,有诸位副百户以上军官,按照官职排成两列站得端端正正。
入秋时节,头顶艳阳,微弱秋风,卷起几处旋涡沙尘、枯草,正一副秋风肃杀气象。
他站在台上沉默了一会,只待秋风吹散马蹄声,台下各方细微纷扰议论之声逐渐平息,全军竖枪把刀,鸦雀无声,方才开始说话。
“就在半旬日子前,我军急援开封,乘西关空虚之防守,火焚西关,官军欲要趁我不备奇兵来袭,不料,上天庇佑,先有我军游骑获悉敌情,又有魏老管队浴血奋战,伏击西城之外,官军来势汹涌,却为我军所阻,导致之后,一步慢,步步跟不上,此乃掌盘子为我军所记奇功一,也为后来得以胜战的因。”
说完作为铺垫的西关城外一战,杨开也逐渐适应了说话的节奏,提起音量,又道:“第二,鄢陵城外分兵诱敌,我军人人尚勇,临危不乱,成以假乱真之象,又于敌阵之前,大肆叫阵,让官军轻视我等,方想要以正正之师,伐我等于山林,才有了之后,虽官军声势震天,曹、韩、赵、王、蔡、魏、闫诸位千户、将士蹈刃不旋、挺枪奋战,杀得官军溃败如破堤之洪,惶惶如过街之鼠。这是前因带来的结果。
然而,此战虽得上天庇佑,山风助我,但能临阵破敌,更因你们死战不退,所以他朝得以胜战,皆为诸军之功劳!今日,我等集聚于此,无他,只为赏慰勇士,有功加进,无功勉励。我等与掌盘子战前所立励军之策,绝不会食言。”
他半句不言自己的功劳。诸军瞩目台上英姿飒爽的杨开发言完毕,无不振奋。
进城这些天,虽大部分的奋勇将士,都已经因功得到提拔,改了官职,但那等私下告知的进官消息,跟在三军之前受封心情当然不一样。
“后勤监军总管何在!”总结完战场之事,杨开又喝一声。
商榷急行两步来到稍后杨开的位置:“商榷在。”
“监军概况如何,宣读与诸军共听。”
当初山涧之战,他与杨开亲兵奔走山上各处,记录自然详尽,但出山之后的战况,他难以记录,后将记录呈上之时,得杨开告知,双方结合,此战之事便八九不离十。
此番领命,他也不怯场,缓缓从怀中掏出一本薄书,翻开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