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阶层的矛盾越来越深,不同群体的隔阂越来越大。
如果没有意外,他们只能如同先辈一样,选择躺平,直至麻木,被压榨至死。
但......
刘贤的大宏愿改变了一切!
因为分封制的缘故,大夏天朝虽然有天条,但各地的法律存在极大的不同。虽说修行者们习惯了将普通人当做牲口,但因为国情不同,政策不同,各大诸侯国的情况存在极大的差别。有些诸侯国虽然遵守礼教礼法,但对普通人,以及普通修士,还勉强释放出些许善意。
可有些诸侯国,直接通过法律将普通人,乃至普通修士定为了可再生的资源!
美曰其名铁杆庄稼。
如清州,元洲,石州等等地方,皆是如此。
清州,清国。
清国是大夏天朝无数诸侯国之一,综合国力可排在大夏天朝诸多诸侯国的前一百名,是非常有名气的一个诸侯国。
当然,这个名气除了来自实力,还有另一个重要的因素。
其特殊的社会制度。
在清国,人分两等。
生而衣食无忧的清族,生而卑贱的易族。
凡清族人,不论是贵族,还是平民,每年都可以从朝廷领取一定数量的俸禄。
而他们的俸禄,则来自易族。
朝廷有令,凡易族人,不论男女老幼,都必须向朝廷缴纳供养税,以赡养国内的清族人。若是无法上交足够的供养税,轻则变为奴隶,重则直接处死。每年都有大量的易族人因为无法缴纳足够的供养税成为奴隶,或者被当做典型处死。
除了供养税外,清族可以享受大夏天朝的公学。
而易族,不论是贱户,还是官籍,都不能享受公学教育。
也就一些早年投靠清族的易族贵族们,可以获得格外的恩赐。
清族对易族的压迫,早已经让易族恨之入骨。
然清族势大,更有天朝庇护,易族纵然恨之入骨,也无可奈何。
倒也不是没有易族想要反抗,但这些反抗全部以失败告终。
无一幸免!
然而失败并不能解决问题,更不能化解矛盾,只能让矛盾与仇恨更加沉重,更加可怕。
在这看似平静的背后,大量的易族在寻找着改变的机会。
他们以白莲为标志,密谋改天换地!
称混元白莲教。
清国,一处小城。
虽是小城,但亦有人口十数万。因远离清国繁华富裕之地,故而清族人极少。
同时,这小城还有一个不同寻常之处。
这是易族混元白莲教的总部!
城中官吏,小民,几乎全都是混元白莲教的人。
要说混元白莲教,历史非常悠久,可追溯到一千多年前的白莲教。曾经的白莲教兴盛无比,强者无数,信徒数以亿计,是天下少有的修行圣地之一。但因为理念与礼教不符,违背了大夏天朝的利益,在一千多年前的天朝与宗门之争中被大夏天朝灭门。
不过白莲教虽然毁灭,但尚有极多的弟子门人流落民间。
他们虽然不是白莲教的核心弟子,但也掌握了部分白莲教的神通术法。从此以后,白莲教散布天朝各处,衍生出来的流派有数万种之多。混元白莲教,就是其中之一。
说到混元白莲教,却是不得不说混元白莲教的现任首领。
其名王聪儿。
散修出身,半路加入混元白莲教,但因为天资非凡,短短时间就将混元白莲教的神通术法修行到了极高的境界。
而今已经是五境天象境的强者。
数年前,王聪儿被推举为混元白莲教的首领。
小城,一处看似普通的宅邸内热闹非凡。
布置了数十道结界阵法的密室内,有十数人聚在一起。
有男有女,有老有少。
有人身着商贾服饰。
有人身着官服。
亦有人身着礼教书生服饰。
还有人身着普通农户服饰。
若是只看外表,这些人几乎不可能聚在一起。
但在这里,他们却有着相同的身份。
混元白莲教的骨干!
此时,这些人聚在一起,却是因为同一件事。
不久前,刘贤引发的宏源异象!
十数人聚在一起,情绪激动,兴奋无比。
“哈哈哈,痛快,痛快啊,未曾想到天下还有这般神人。我愿天下百姓人人有饭吃,再无饥饿困苦。我愿天下百姓人人有衣穿,再无饥寒交迫。我愿天下百姓人人有书读,再无无知愚昧。我愿天下百姓人人有房住,再无寒风冰雨。这是何等恢弘志愿?”
“说得好,说得太好了。”
“哎,本以为我等大事不可能成功,未曾想到竟然在此时遇到如此圣贤。此圣贤有让天下百姓安居乐业之心,有让天下百姓衣食无忧之志,真是我等福气,我等机缘。”
“说到此事,诸位道友可知道这成圣的强者是何方神圣?”
“凡成圣者,无不是闻名天下久矣的顶尖强者,无上帝尊,但并未听说那位尊者近期有祭祀天地,渴求成圣的传闻。”
“这事我倒是有所耳闻,在天墟中有传言,说是关外道门门主刘圣贤。”
“什么,道门,就是那个最近将天下闹得风风雨雨的道门?”
“嘶,只听说道门门主狂妄无知,目无礼法,不尊天帝,没想到竟然已经是圣人至尊。难怪此人如此胆大包天,连天帝的面子都不给。同为圣人,纵然刘圣贤初入圣境,并非天帝对手,但想来也差不到哪里去。”
“说起来,我倒是了解过刘圣贤。”
“你们可曾听说过最近关外闹得风风雨雨的免税事件。”
“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