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归报赵高,赵高便想篡位,于是直入咸阳宫,取了传国玉玺佩在身上,召集百官及左右侍臣。谁知这班人平日虽畏惧赵高,如今听说二世已死,赵高竟欲篡位,各人心中都不愿意,竟无一人听从。赵高便自己上殿升坐御座。说也奇怪,赵高一走上殿,忽觉殿宇摇动似要倾倒,吓得赵高连忙退下,回望殿宇依旧完好。赵高不信,想是自己头昏眼花,于是定一定神复走上殿,那殿又依前摇动,如此三次。赵高心想:“天意不许,人心不从,乃是我命中无皇帝之分!”只得罢手。
赵高只好召集诸大臣及诸公子说:“秦本王国,始皇统一天下,故称皇帝。现在六国复出,天下分裂,秦地比前更小,不可虚称帝号,应仍称王。二世的兄子子婴秉性仁俭,百姓归服,应立为秦王。”众人闻言不敢异议。赵高便令公子婴斋戒,择日祭告宗庙受取玉玺。又下令以黔首之礼葬二世于杜南宜春苑中。
公子婴为人聪明仁厚,且有智略,与二世大不相同。今被推立为王,明知赵高不怀好意,却又不敢推辞,只得依言前往斋宫斋戒。过了五日,告庙之期已近,子婴心生一计,密召二子及心腹宦者韩谈嘱道:“赵高杀死二世,本欲谋篡,因恐群臣诛之,立我为王。我探闻赵高实与楚人立约,尽灭秦之宗室后自己称王。今使我斋戒告庙,一定是想在庙中杀我。不如将计就计,如此这般,方可免祸。”三人答应,各自预备去了。
到了告庙之日,赵高先至庙中,遣人来请子婴,子婴推病不行,一连数次都是如此。赵高见子婴屡请不来,只得亲自来请。到得斋官,韩谈与子婴二子早巳身藏利刃伏在壁厢等候,赵高全不在意,安然进宫。见过子婴说道:“即位告庙乃是大典,大王何故不行?”话犹未完,他三人已从壁厢而出,手持利刃一齐向赵高奔来。赵高措手不及,早被韩谈一刀杀死,结束了他罪恶的一生。
赵高可能至死也没有想到,原来公子子婴才是藏得最深的一个,如果他看起来有大志的话,可能早就被除掉了。
子婴见赵高既死,大事已定,遂面见群臣即了王位。
子婴下令将赵高尸首车裂示众,并灭其三族,时人无不称快。子婴探得沛公将由武关进兵,急遣将领韩荣固守峣关拒之。
阎乐最终的结局无人知晓。不过阎乐是赵高的“乘龙快婿”,属于赵高三族的范围,按照正常情况推测,阎乐应该也死在子婴的手里。
却说沛公自破武关,赵高遣人来报已将二世杀死,要求与沛公平分关中之地。沛公现成之功岂肯让与他人?便拒绝其请求。不过数日探马来报:“子婴杀死赵高,现在峣关有兵把守,我兵不得前进。”沛公便欲发兵二万人前往攻关,张良献计道:“现在秦兵尚强不可轻敌。臣闻秦将韩荣乃屠家之子,无甚大志,容易为利所动。今宜遣人持金银宝货往献韩荣,说其归降方可取胜。”沛公依言行事。
韩荣闭关固守。忽报沛公遣使到来,韩荣唤之入见。郦生见了韩荣后说道:“今秦无道苦虐百姓,天下合兵共伐之,非独沛公一人也。若将军肯惜天下百万生灵之苦,开关纳降沛公,沛公保奏义帝,必赏千金、封万户侯,以酬将军之功也。”韩荣曰:“吾食秦禄久矣,背之不义。”郦食其曰:“将军虽不归降,沛公亦深感厚德,愿以千金与将军为酬德之资。”韩荣曰:“我与沛公为敌国,岂有受金之理?”郦食其曰:“公今不受此札,是与沛公绝情。他日天下诸侯到关兼力攻打,料此关终是难保,公等那时如何见面?不若今日且受此礼,以为后日之情,公等思之!”韩荣曰:“且权收此礼,仍望沛公与众诸侯讲和罢兵,免致生灵涂炭。此则先生之盛德也。”郦食其曰:“某与沛公转达此意,沛公长者,必能见从也。”
郦食其说完献上许多宝物。韩荣见了果然大喜。
郦食其回见沛公,备道前情。张良曰:“此时韩荣与我讲和,军中必不设备,我兵乘其懈怠突出击之,可获全胜。”沛公称善。遂悄悄引兵直袭秦营。
却说韩荣受金之后,终日饮酒毫无准备,樊哙等抢上关来大杀秦兵,韩荣败回咸阳入奏前事,子婴闻知大惊,谓群臣曰:“此事如何?”有上大夫毕革出班奏曰:“事已危矣!陛下欲救一城生灵,只有出宫至轵道傍迎候沛公,庶免自身夷族之祸。”子婴大哭应允。遂乘坐素车白马,用纽带系在颈上,奉着天子符玺立于轵道之旁。沛公一见大喜。子婴曰:“婴在位无德,闻将军车驾西征,情愿拜降以安万民。”言讫将玉玺送与沛公。沛公曰:“尔等既降,吾奏义帝不害汝等之命。”子婴听毕去讫。可怜子婴身为秦王仅得四十六日,秦国由此灭亡。
关于传国玉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