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戴恭点头答应,却知道劝说也是无用。
御书房。
原是皇帝读书之地,永兴帝经常在此召见臣子,商议军国大事,起草政令诏书,逐渐取代养心殿,成为了中枢要地。
凡能在御书房召见的官员,无论官职大小,定然是陛下心腹亲信。
通禀一声,戴恭躬身进去,见到正在翻阅密折的永兴帝。与初登基时相比,威严愈发炽烈,只是坐在那里就压得人心头发闷。
“先生无需多礼。”
永兴帝挥手制止戴恭叩首,命内侍赐座,指了指书桌密折说道。
“朕此番丈量田亩,便是降低百姓税赋,他们非但不理解,反而为吃他们肉、喝他们血的士绅卖命,何其悲也!”
镇抚司明察暗访,得知民乱乃地方士绅挑拨所致。
譬如安江县百姓冲击县衙,幕后就是士绅推波助澜。事后暴乱者斩首示众,他们留下的土地,则落入士绅手中。
“百姓多短浅,士绅多奸滑。”
戴恭说道:“平民百姓认不得字,读不得书,自是理解不了陛下苦心,只会无主见的盲从!”
永兴帝问道:“如先生所言,天下人都读书,是否就是盛世降临?”
“愚民易驭!”
戴恭摇头道:“天下全是读书人,则纲常不稳,法度难系,天下必生大乱。”
大雍多数百姓受少数读书人统治,如若全部成了读书人,谁又愿意遭受统治。国朝必生大乱,通过暴力决出新的统治阶层,再次形成稳固的新政体。
这等剧变,大雍承受不住!
“所以啊,朕明知士绅有问题,还得依赖他们牧民……”
永兴帝不禁叹息,坐上皇位方才知晓,非但不能随心所欲,反而处处受制。
“先生,当下民乱频起,可以解决之法?再任由乱民闹下去,万一成了气候,新政未行便夭折了。”
“陛下,只平复民乱容易,难的是躲在后面的士绅。”
戴恭心中早有腹稿,回答道:“北疆三十万边军,可拆其二十万分散十六州府,凡有作乱者,即刻进行强力镇压!”
永兴帝疑惑道:“先生为何动边军?”
北疆大军是国朝屏障,保境内安稳数十年,可谓功勋卓著,一旦大规模调动,或有不可预之危险。
“陛下,如今之边军,早已非当初。”
戴恭沉声道:“贪墨、克扣军饷也就罢了,边军大将竟然组建商队,与异族交易盐铁。”
“走私得来的金银,大肆在军中培植亲信,将朝廷军卒变成私军。”
“再这般下去,边军定然成为大患。到时候朝廷碍于异族,非但奈何不得,反而要年年输送饷银!”
永兴帝目光微凝,大雍只有一个人能拥有私军,那就是他自己。
其他人敢蓄养私军,与谋反无异!
回想父皇遗言,边军曾假扮山贼劫掠饷银,并再次向朝廷讨要。纵使以父皇的性子,亦只能装作不知,收割商贾凑齐军饷。
从那时候开始,北疆大军已经不受朝廷掌控。
&n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