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甚至到21世纪了,高级技工仍然是靠师傅手把手带出来,反观技校职高出来的都是小混混。欧美那些国家也是一样。)
儒学除外。也从侧面说明儒学其实就是毫无卵用的玩意儿,倾囊相授也无所谓。相反真正的好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西都私藏了,不可能广而告之。
到魏晋南北朝后,北方五胡十六国中出了个前秦,大名鼎鼎的苻坚想过开办军校。
“作教武堂于渭城,命太学生明阴阳兵法者教授诸将。”
结果秘书监朱肜谏曰:“陛下东征西伐,所向无敌,四海之地,什得其八。虽江南未服,盖不足言,是宜稍偃武事,增修文德。乃更始立学舍,教人战斗之术,殆非所以驯致升平也。
且诸将皆百战之馀,何患不习于兵,而更使受教于书生,非所以强其志气也。此无益于实而有损于名,惟陛下图之!”
然后“坚乃止”。军校胎死腹中。
接下来要出军校就一竿子支到六百多年后的宋朝了。
宋太祖赵匡胤黄袍加身,“杯酒释兵权”。
那是加强集权,不能看做“重文轻武”的起因。
赵大“一条杆棒等身齐,打下四百座军州都姓赵”。以他的威望、实力和能力,会怕手下武官造反?
宋朝最不能黑的就是赵大。以武功起家的皇帝怎么可能“重文轻武”,尤其当时边患还没解除呢。
宋二上台后就不行了。高粱河车神开始以文御武,也就是传说中的“重文轻武”。
之后文彦博喊出“为与士大夫治天下”;韩琦嘲讽狄青“东华门外以状元唱出者乃好儿,此岂得为好儿耶。”
但是,同样进士出身的范仲淹提议建立军校——武学。
宋仁宗同意了。可惜,“庆历新政”没两个月就玩完。范仲淹、欧阳修等改革派相继被排斥出朝廷,军校随之关门了。
时隔30年后,王安石再次变法,“武学”再次开张。
全国各地开设了十七所,朝廷还专门为之编了教材——《武经七书》、《武经总要》。
课本还有《论语》、《孟子》、《春秋》等儒家经典。
军校学制三年,每年进行考试,不及格的要留级。三年学期满再考试,毕业后包分配工作。
如果入学前是低级武官,结业后则提升为“三路巡检、监押、寨主”,如果是平头百姓,则”授予经略司教押军队,准备差遣”。
北宋著名理学家程颐做过军校校长,他觉得《尉缭子》等兵法粗鄙,要把它从课程中删去,代之以《孝经》、《左传》。
有这样的校长,你能指望军校出人才?
到了南宋,军校增加到二十二所,但是不包就业。
想做官,还要参加武科举。不过武学的毕业生只要考最后一场殿试就行,不用再像别人要从地方解试省试开始考起。
宋代军校的教育质量咋样?应该不咋样,反正未见出啥名将。
究其原因,大概一是人数不多,每年毕业二三十个;二是重理论轻实践,致使很多人只会纸上谈兵;三是没前途,最高也只授予从八品官,而且主要负责维持地方治安,并不去边关杀敌。
在南宋,就算考上了武状元,不过是个秉义郎(52级官阶中排46位),这和文状元马上任通判(高于副事长),三年后即入京火速提拔相比,相差甚远。
可惜了。
再就到了明代。
明代学校按照设置可以分为中央和地方两大类。
中央官学主要有国子监,此外还有宗学、武学、医学、阴阳学、四夷馆等。
地方官学主要有府学、州学、县学,以及教司儒学、行都司儒学、卫儒学、都转运司儒学、宣慰司儒学、按抚司儒学。
此外府州县皆设有武学、医学、阴阳学,农村设有社学。尚有专为孔、孟、颜后裔设立的孔孟颜三氏学。
无关的先不水了。
朱元璋下诏说,“(元朝)学校虽设,名存实亡。今天下郡县并建学校,延师儒,招生徒,讲道论德以复先王之旧。生员专治一经,以礼、乐、射、御、书、数,设科分教。”
每个县都开设官办学校,学生就近入学。
吉、凶、军、宾、嘉各种礼仪;音乐诗歌舞蹈;玩弓弩;开车;识字书法绘画;数学天文历法占卜阴阳。
六艺早在春秋战国就是贵族必学的六种技艺。
这么看,大明士子学的挺多,不是腐儒,还会开车、射箭等。文武理三全。
但洪武二年又重行规定,“计分礼、射、书、数四科。”
赶马车不用再学了。射箭还要学习,而且要九十步中靶;数学须通《九章算术》。
然而科举不考那些啊,学个屁!
明代是民、军分治,相应教育对象分民户、军户两类(匠户等是贱籍,前期没资格受教育)。庶民采用“儒学”,军户采用“卫学”。
“卫学”生源来自卫所里武官子弟、军中俊秀。教学内容和“儒学”无二,并不是培养军事人才。想学兵法?回家找爹去。
朱元璋反对开办军校,理由是——
“析文、武为二途,轻天下无全才矣。三代之上,士之学者,文武兼备,故措之于用,无所不宜。岂谓文武异科,各求专习者乎?武学专讲韬略,不事经训;专习干戈,不习俎豆。拘於一艺之偏陋哉!今又欲循旧用武举、立庙学,甚无谓也!”
想法很疯满。
他孙子建文帝开了军校,南京“京卫武学”。
朱棣造反上台后以“徒有其名而无实效”,取缔了武学。
但是他后来又说:“岁久人心玩愒,武学亦不振举。军官子弟安于豢养,武艺不习,礼义不谙,古今不通,将来岂足为用?其申明武学旧规,严其课绩毋为具文应故事耳。”
武学重开,但,勋贵子弟们学个屁!吃喝玩乐不香嘛!
到土木堡战神朱祁镇时,“国家偃武修文八十余年,而武生恒寓教于应天郡庠,师不专其训,弟子不专其业,废驰多矣!”
于谦感慨道:“(武学生)皆出自膏梁,飧享富贵,惟务安佚,不习劳苦。贤智者少,荒怠者多。当有事之际,辄欲委以机务,莫不张皇失措,一筹莫展。不但有负朝延恩遇之隆,抑且恐误天下要切之事。详其所自,皆系平日养成骄情,不学无术所致也。”
于是,朝廷整顿两京武学,又“命天下凡武卫悉建武学”,“令五府、各卫所自指挥以上应袭子弟入学讲读”。“训教历代臣鉴及武经等书”。2到明亡前武学反复废、立好多回,略过不提。北京东城区现在还有个武学胡同,就是学校原址。
后来武学生源扩大,“凡武职官员下儿男应袭优给,并其余弟侄十岁以上者,俱听提调学校风宪官选送武学读书。”
然而,天子脚下的武学都办不好,何论外地。学个屁!
“比来生徒庸劣,盖由师道不尊、学规废弛所致……诸生有入学三年《武经七书》尚不能记诵者,甚至有经年不肯肄业者。况原选六百,今止二百余人。”
“两京武学、外卫军生争习举业,以窃科名,韬略弓马邈不相识。”
“然勋卫率多纨袴,(武)学虽立,而卒无干城出其中者。然后知太祖之睿谟远也。”3说这话的孙承泽,先投顺后投清。在京私宅为“孙公园”,后为前、后孙公园胡同,可见之大。明清时金鱼池、樱桃沟还是名胜之地,孙都有别墅在那里。
大明军校可以说一直是名存实亡。何况《武经七书》里可没有排队枪毙,火器都没有,学了个屁!
再说武生结业后的去处,“教京卫、各卫幼官及应袭舍人与武生,以待科举、武举、会举,而听于兵部。”
大概就是回家等消息的意思。
武官都世袭,不管嫡长子们学了个啥屁,反正官位是跑不了。至于其他武生,哪有那么多空缺分给他们。那还学个屁的武。
所以很多武生都去报考文科举了。为啥不去考武状元?
到朱祁镇儿子登基,大臣们上疏——
“文武并用,古今通义。国家之于文,三年一大比,而武举独未行。”
“今天下之大,岂乏人才?但拘于世袭,限于资格,虽有异才无由自见。乞敕在京大臣、在外方面各举谙晓韬略、或明习战阵、或长于骑射、或臂力过人、或有克敌应变之才、或有守土安边之策,具名闻,会官考试,庶武备不隳而真才出矣。”
“武举之科不可不设。”
大明开国八十多年后才有了武科举。
然而之后的一百八十年里,武举殿试只开过五科,还都是崇祯上台后弄的。
大明第一个武状元是王来聘,授副总兵,即将在崇祯六年收复登州时阵亡。
唉!
扯远了,继续说军校。
说军校又不得不提一下戚继光。
嘉靖二十九年,武举人戚继光进京赶考,落第。当时俺答汗攻破古北口,兵临城下。戚继光受命守城,为总旗牌,督防九门。“颇孚众望”。
小戚回家后很快就官升两级,成为正三品都指挥佥事。这年他才26岁。反观另一位名将俞大猷,40多岁才升到这个位置。
因为小戚命好,从娘胎一落地就是预备四品官;老俞落地只是个预备百户,六品。
戚继光后来打算在蓟镇开设军校。
学制三年,每期招收三百余名,学员从军队初级军官、士兵、世袭武职者及其子弟和武生员中挑选。民间生源需要具备“技力绝人,资质厚重”的条件。
“授以《武经总要》、《孙吴兵法》、《六壬》、《百将》等书,俾各习读讲解其义。仍于骑射之外,如矛盾戈铤、钩弩炮石、火攻车战之法,各随所长,分门析类,各令精通。”
“俟一年之终,则分立三等,以后每一季一考,以所进等差为赏罚。每季月放假一次,以恤其情。每名量给客费,俟其考中一等者,照依生员另给廪粮一石,而客费与众同者仍不废焉。”
“俟其稍熟,间一试之。或令之赴边,使习知山川之势、夷虏之情;或暂随在营,使熟识旌麾金鼓之节。且教而且用之,用之不效,而复教之,如此数年之后,必有真材。”
“大约不过三年,则诸艺俱通。然后付各实用营中,习教阵法操法。俟其习有成效,然后总调一处考校之。果为精通,又再付各有事地方将领,随营出征,习临敌真战真法,俟效而量才擢用。”
“……为此合用手本,前去巡抚右佥都御史刘处,烦请裁酌施行。”
想法很美好,可惜没有下文,朝廷没批准。戚继光也只能在自己军里教授一些军事。
总之,大明军校是完了。
那么,想学真本事的武人怎么办?
还有一处可去——
明军中存在一种社团,称之为“武会”,相当于明朝版“军官团”。
“武会”由各边督抚负责发起,守、巡、兵备道转递各卫所成立,目的是“储将”。
比如山西的“武会”叫“鹰扬会”。
邀请闲住将领或会试武科内才识老成、理论娴熟、武艺熟练者为师范。
有会长,副会长,成员为中下级一线军官,如指挥、千户、百户、镇抚以及袭职军舍和武举武生等军队后备人员。
他们每月聚会六次,三天学理论,“不贵能口颂其言,惟在能心会其意”;“如何为攻为守,如何为奇为正,如何设伏张疑,如何……”;三天操练武艺。
张承宠推荐来的几十人多数出自武会。他们的本事如何还不清楚,但既然能自愿加入武会,说明起码不是混吃等死的小地主。
李自成和千户百户们拉了拉家常,完后又安排李过给他们讲解革命军政策、纲领、路线、待遇等,合则留,不合则去。
……
第二天,泽州开始大扫除。
城内平整街道,清理垃圾,修建公厕等;城外遭灾的百姓也被组织起来收尸、修路,恢复生产等。相当于以工代赈。
尤其是城外收尸,大统领千叮万嘱,让陈承业一定要妥善办好。千万别再整个瘟疫出来。
除了泽州一带,附近其他县如果衙门办事不力,陈承业还要多操点心帮着收拾首尾。钱不够就打报告上来。
李自成又给上党各处士绅,甚至知府、知县、王爷都送了邀请函,请他们前来参加革命军开国小典。
几乎没人来。
张慎言、孙鼎相、张光奎等有头有脸的人物绝对不会出面,人家身份摆在那呢,怎么好公然投贼?他们能派个代表来就算给面子了。
很多人看着“邀请函”大骂短毛无耻。
因为李自成在里面说,明失其德,有德者可取而代之。我有德,所以我取而代之。
太不要脸了!
人家“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好歹有个前后顺序。现在短毛还只是个流寇就开始吹牛批了。
等你真正拿下一块地盘再吹也行啊,不要脸。
李自成才懒得管他们怎么想。
其实造反就造反,颠覆就颠覆,谈什么所谓“合法性”不过是给脸上贴金。都是脱了库子放屁,都是瞎扯淡。
换句话说,人类历史上一切政权在没有被推翻之前,都是“合法的”“正统”,被推翻了就是“反动的”。
儒家整天教育你要做个有德的人,为什么你没有德呢?因为你一直在被他们教育。
你什么时候扇他一巴掌教育儒家了,你什么时候就有德了。
不是有文德,就是有武德。要是实在文武都找不出来,最后儒家也可以说你为人淳朴、言行举止暗合上天朴质之德。反正有德就对了。
曹丕威逼汉献帝让位,然后说“舜禹之事,吾知之矣。”
他明白了:哦,原来这就是“禅让”啊!“正统”就是这么来的。怪不得儒家推崇“三代之治”,真有“德”!
一个政权的法理性或者正统,本质就是让大多数人承认你的权力。
严格说光有兵强马壮还不够,最重要的其实就一条,你能不能治理好天下——包括生活、生产、赈灾、水利、交通、御敌、治安等等。
你不能完成,别人能完成的比你好,人家就是天下共主,你举出100个大义道统来都没用。
历史上,为了表明我大清的正统合理性,雍正这个傻孩子老老实实地写了一本《大义觉迷录》,要跟人家辩论。
扯淡吧,本末倒置!理他们个球!
乾隆杀的人可比雍正多,人家就是康乾盛世,你雍正得到了什么评价?
……
李自成虽然被老爷们骂无耻脸皮厚,倒是随“邀请函”奉送的各种小册子缙绅们私底下看得津津有味。
《大义觉迷录》(革命军版)、《逆明暴行录》、《东虏暴行录》……
还有,《朱元璋和小明王不得不说的故事》、《朱棣是否烧烤了亲侄建文帝》、《悲情土木堡:大明精兵猛将死的冤》、《速看!木匠皇帝落水真相》、《亲历者讲述:阉党和东林党的爱恨情仇》、《明军将领泣血坦白:我为何吃空饷喝兵血勾结外敌》、《一个太医院太医的回忆》……
光是标题就夺人眼球。大明土包子们哪接受过这种洗礼。
大阳镇张光奎读罢《苦命的妹子哟,七个义薄云天的哥哥为你撑起小小的一片天》,不由眼眶湿润,陕北人活的太苦了。
幸好大顺军出现了,保护大阳无灾无恙,现世安稳啊,真好!张光奎决定晌午饭要摆一桌山珍海味,代替陕北人大吃大喝一顿。我心意到了,你们随意。
各种小册子还传进了大户内宅,某些女眷看着《狠心父母包办婚姻,一出惨绝人寰的伦里悲剧》,感同身受,不由得勾起回忆,痛哭不已。女人的命为什么这样苦啊!
小册子都来自榼山书院,韩霖主编。
略微遗憾的是,李自成提供的很多添油加醋式“黑材料”不被认可,没被他采用。
兵不厌诈嘛!可见韩霖本质上还是个腐儒,朽木不可雕也!
逼的大统领不得不在历山老营另成立了个文宣队,专门编纂大明“黑材料”。民众们特别喜欢看各种新鲜事,搞得大统领都有些供不应求了。
加强宣传阵地建设,多管齐下做好宣传工作。筑牢舆论宣传阵地凝聚合力共克时艰。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争夺战,玩好了能顶的上十万大军。
对手毫无反抗之力。因为他们本身就黑到洗不白了。
……
李自成大把银子撒下去,泽州城上上下下忙乎了几天,城内焕然一新。
同时历山文工营等大队人马带着各色物资赶到了,刘宗敏、刘芳亮等驻外将领也来了。
从历山来的还有两位老熟人。
蒋发、李自奇。
蒋发早前接到师傅王宗岳的信,纠结了几个月。他不想投贼,但碍于老师面子又不得不意思一下,这次只是来走个过场。
李自奇也不愿投贼。
他听了大顺军的口碑,又见清化镇在“蝗虫”过境中安然无恙,相反隔壁宋郭镇完蛋了,这才寻上门。他想主动给革命军纳税,好保乡里平安。
李自奇在历山住了半个多月,正好遇到了蒋发,此时已经知道了功夫高手短毛就是大顺军大统领。他不由得百感交集,同时也庆幸能和大统领提前搭上了一层关系。
其实这两人都是无关紧要的小卒,属于多一个不多,少一个不少。李自成只跟他们简单聊了聊,不强求入伙。两人终于放下心了。
李自奇说如今世道大乱,前头“武林大会”之议怕是办不成了。太可惜了。
多好的出风头机会,千百年都没有过的盛会,谁举办谁就是隐形的武林盟主。
这年头交通不便,各地武人们想互相切磋一下还真就不容易。
李自成说道:“山西河南这两年是没戏了。李兄若有意,可将会场设于九省通衢的汉口。我前头说的捐资五千两银子仍然有效,此外还可以再追加五千。”
李自奇不敢冒然答应,说要考虑考虑。
随你的便。李自成也不在乎了。
……
从历山来的还有一位外来者,是个小姑娘。
杏仁脸儿,面着桃花,眼如秋水,琼瑶鼻子,樱桃口儿,年纪十四五岁光景。
高桂英介绍道:“大统领,这是刑总管送来伺候你的婢女,之前在江南已条教了半年,名叫柳影怜。”
李自成一瞪眼,“瞎胡闹!我是那种人,人……柳影怜?”
十四岁的柳影怜明眸皓齿,娇小可爱,秀丽灵巧。
她蹲身施礼,“见过老爷。”
声如黄莺,糯糯的,婉转动听。
“你……”李自成下意识的舔了舔嘴唇。
刑秀娘真他娘的会办事,居然把柳如是弄来了!!!
这娃不是要被花甲老汉买回去玩弄吗?老汉享了两个月福就嗝屁了,然后柳如是被大妇撵出门,生活无着,只好再回去解渴。
命运改变了啊,现在柳如是进了李自成的手掌心。
短毛真想大笑三声。
不知道陈圆圆现在在哪厮混,倒是应该把她提前弄过来。省的以后被脑残们污蔑,说李自成、刘宗敏霸占了美女才导致小乌龟引清兵入关。那说法太扯淡了。
李自成胡乱开了下脑洞,然后想到要维持稳重形象,于是脸一黑,“我挣点钱容易么!她在江南倒是大手大脚!这女娃……”
把柳如是赶回去?
开什么玩笑,送女是要遭天谴的!
十四岁啊……柳如是啊……
大统领终究还是舍不得放手,“……算了,先让她跟着你。”
“……”轮到高桂英脸黑了,这短毛老不正经了。
她自己又没姿色,想讨得大统领欢心,只能加倍把差事干好。刑秀娘是她前进路上最大的对手,偏偏那女人样样都超过一头。虽然人家出身不好,但高桂英一样是小寡妇,对比一下顶多三千开吧。
李自成可没想到她们已经开始争风吃醋了,他觉得这种事应该还早着呢。
收了柳如是,马上就用起来。
在她的伺候下,大统领美滋滋的试了试龙袍,马马虎虎还行吧。面料一级,做工一般,款式简洁。
龙袍上绣的龙参考秦汉,威严大气。
将来清朝龙发展的越发花哨,然而软趴趴的毫无生气,看上去就跟蚯蚓一般,不知道他们咋想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