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也想试一试,去救其它人会不会得到相同的结果。
周全明白了苏石的意思,但对于做多大的善事还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这便问道:“但不知道少爷准备拿出多少的银钱来?”
“呵呵,钱不是问题,你就说说,京城之中哪里需要救助的人最多吧。”苏石哈哈的笑笑,他知晓周全是什么意思。说起来人家也是为自已着想,但他并不了解自已的情况。
见到苏石的底气如此十足,周全想想之后道:“其实京城之中贫苦的百姓还是有很多的,但要说最最需要帮助的人,还是城外的那些个流民,他们因为人数太多,根本入不了汴梁城,他们就只能苦守在外面,等候着好心人的救助。”
周全也是贫苦人家出身,只不过因为头脑活泛,这才熬出了头。但他骨子里还是很同情穷人的。
“哦,那还说什么,走起吧。对了,泥人张和老油条,你们现在就去购买一些粮食来,然后送到南熏门外吧。”苏石似是有些迫不及待的说着。
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是想要被救助的目标呢。
接着便是马车向着城外而去,一路而行的过程之中,苏石也与周全聊着天,了解着汴梁城外那些流民的事情。
要说宋朝还真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朝代。
当然,不止是宋朝,便是唐和明也是一样。只是相比而言,宋朝的天灾似乎更多了一些。
像是水、旱、虫、蝗、冰雹、地震、风灾、霜雪灾、疫灾等自然灾害都会造成农业歉收和随之而来的饥饿死亡。
远的不讲,就说京城汴梁附近,北宋期间共有干旱162次、雨涝81次、寒冷也有45次之多。平均下来,一年就有一到两次的大灾,小灾更是无数。
有钱人拥有着抵抗灾害的能力,大不了就勒紧些腰带过日子。可对于普通的百姓而言,一旦天灾出现,他们往往就会倾家荡产,接下来就是为了活命而四处游走,成为了流民的主力。
这样的流民,一个弄不好,一旦被有心人利用,那便会成为滔天之势,继而变成了滔天之祸事。
所以宋朝曾有过规定,那就是地方政府有安置流民的义务,但很可惜的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当流民的数量太多,地方官府倾尽全力也不足以应对问题的时候,他们所做的只剩一件事情,那就是驱赶。
即把这些流民从自已的眼皮子底下轰走,赶去其它的地方,所谓眼不见为净就是这个道理了。
像是王安石变法中的青苗法,初衷之一就是贷款给农民,增加他们防压抗灾的能力。
苏石可不会去搞什么变法,这就等于是要与多数即得利益者为敌,那样的话,一个不小心就会站在风口浪尖上,被人给吞没了。
如今的苏石想的就是如何的立足,如何的保护好爹娘,如何让他们可以堂堂正正的站出来,被所有人接受。至于其它的为民大事,还是让那些不怕死的人去做吧。
当然,大事苏石不会去做,像是施粥这样的善事他却不介意做一些。这不仅能打响自已的名气,更重要的可以得到更多的信仰点,这才是他的最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