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澜怡也看到了校长,同样的,她也是看了一眼就瞥开了眼睛。
会议开始,校长先发言,他非常官方地表达了此次争取到与陆氏合作的机会非常难得,鼓励海大医学院所有老师在科研领域做出成绩,并对所有老师寄予厚望。
会议室的老师都热烈地鼓掌。
校长发言完后,其他校领导们也进行了发言,没什么新鲜的,都是表达对海大成功竞选的祝贺,老师们又开始呱唧呱唧地鼓掌。
磨蹭了一大会儿时间,在沈澜怡无聊地快要睡着的时候,这场会议终于慢腾腾地推进到了重点内容,那就是由医学院院长来通知她们加入科研团队的事情。
在华国,科研工作更多的是在研究所进行,高校是教书育人之地,虽然老师们也在做课题做科研,但真正能组建科研团队参加顶级科研课题的研究还是占比较少的。
海城大学千辛万苦竞争到了科研项目,是陆氏的一个分支课题“t药物对某生长因子调控癌细胞增殖、浸润、迁移的研究”。
虽然这只是陆氏科研团队整个抗癌新药研究的一个分支,但海大科研团队所需的一切经费,以及实验室、实验仪器等都是由陆氏支付。
所以参加陆氏科研项目的海大团队,经过校内科协领导的慎重考虑,这样的一支科研团队无需太多人参加,而只是选派发表过sci文章并在癌细胞的研究领域有所建树的老师加入。
陆氏科研团队为了研发抗癌新药,召集的研究者都是顶级医学人才,所以他们海大科研团队的研究人员自然得有真正的实力才不会给学校丢脸。
所以,很遗憾的是,海大医学院有不少老师,都无缘此次研究。
当下,听院长如此说,会议室内一片议论纷纷,年轻老师人人自危。
在场的老师们都是提交过申请加入这只团队的,而且这三年里大家也都为此付出过、努力过,如今却是这样一个安排,自然有很多老师不满。
沈澜怡心下一沉,她是今年入职的,虽然过去三年里她跟着霍教授做过癌细胞方面的药物研究,也发表过核心期刊,但是,她在这个学校里,只是一个新老师。
这样的安排,首先出局的就是新人。
她猜测的果然不错,院长将加入陆氏科研团队的名单念过一遍后,没有她的名字。
入职三年以下的老师都无缘此次陆氏抗癌新药的研发,用领导的话来说,新人,就先多琢磨琢磨教学吧,把课上好才是第一位,这样重大的研究,即使参与进去,也起不了什么大作用。
沈澜怡手脚冰凉,期待了好久的事情,最后才知道原来与自己无关。
她只觉得全身血液都不再流动,内心深处是说不出的荒凉,那是大喜过后的大悲。
跟她同样不甘心的是坐在她旁边的钱莉,钱莉失望的说:“没想到最后是这么个结果,早知道学校这么安排,我也不费劲巴巴地各种查资料了。只是,我们年轻老师没机会就算了,霍教授那么厉害的专家,为什么也没有他呀?”
沈澜怡听她这么说才回过神来。
对啊,她师父为什么没在名单之上?霍教授这些年来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