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多推理界大师纷纷感慨,哪儿冒出来个妖孽。如此巨作,竟是一个不到二十岁的大学生写出来的,谁能信?谁敢信?
可他偏偏就是写出来了。
更可怕的是,这个年轻人,写了两部推理作品,结果,都开创了推理新模式。
简直恐怖如斯!!!
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个才华横溢的年轻人。天才作家,也不过如此了吧。
随着越来越多的推理作者出来为《东方快车谋杀案》站台,称其为一部伟大的作品。不少网友开始反思,秦颂如此一位才华横溢的作家,在薇渤上写的《咚咚吊桥坠落》真的只是为了愚弄读者么?
不,一定不是这样的,作者花费心血创作作品,肯定有更深的用意在里面。
没人会为了一个恶趣味玩笑,大费周章。
读者们做起了阅读理解,用八倍镜看书,力求找出作者的真实意图。
洋城大学,某位不愿意透露姓名且极擅长出高考阅读理解题的老师一看这题我会啊,麻溜登上薇渤,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洋洋洒洒写下八百字读后感:“大家发现了么,《咚咚吊桥坠落》里面所有人名都是推理名家,秦颂在调侃推理名家之余,是不是也对推理小说表现出了一种担忧?从第一部推理小说《包公案》出现至今,所有的犯罪手法,已被前人走尽,后人再想创新难上加难。这也导致近些年,世面上畅销的推理小说越来越少,能够让人耳目一新的推理更是少见,更多的是换汤不换药的犯罪手法,读者看了开头就能猜中结尾。而《咚咚吊桥坠落》开篇之语:这是一块指向死路的路标。大概正是秦颂一直在思索并且探寻突破的边缘。”
“没错,看到最后,凶手不是人而是猴并不是败笔,反而是整篇小说的升华之处,推理小说正需要这样的创新,可以给读者带来更多的精彩。”
“楼上支持加1。”
“楼上阅读理解大佬,本人直呼卧槽!!!”
“再仔细想想,小说里,秦颂把自己化身的秦先生写死了,是不是说明叙诡小说只是自己对推理的一种尝试,可能这条路最后也是死路,一切都要经过市场的验证。可就算是死路,他还是义无反顾的前行了。秦先生,你真的,我哭死!”
“卧槽,听你这样一说,好像有这么点意思了。”
“听了你们的分析,回去又仔细阅读了一遍《咚咚吊桥坠落》,发现里面真的有很多隐喻地方,不能细想,只能赞上一句,先生大才,格局不是吾等凡夫俗子能够比的。”
“我第一遍看完《咚咚吊桥坠落》就看出了里面的深意,奈何当时说了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