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屡屡以失败收场。
所以,崇祯不能不重视反对改革的盐商,也不能不重视盐商背后这些错综复杂的皇亲国戚。
虽然他们也许没有能力威胁到皇权,但也能够暗中使坏,让自己真正想推行的盐政半途而废。
周奎所说,其实也并非毫无道理。
因为这些权贵手中的盐引,相当于朝廷印的“盐本位”钞票。特别是周奎手中的盐引,可以说就是崇祯这一届发行的钞票。
现在通货膨胀了,崇祯要强行把这些钞票贬值,从而减少朝廷的损失,但这样做却会影响市场的预期,反而让盐引的价值加速下跌。
更不要说因为自己新政利益受损的勋贵到处唱衰,会让商人更加不敢购买官盐。
要知道,除了西北,大明还有很多地方也是靠盐引来发工资。
动摇盐引,就是动摇国本。
想到这里,崇祯笑道,“好一个信者立国之本。国丈此言,倒是有些老成谋国之意。”
他又皱起眉头道,“朝廷不能失信于天下,盐政又不能不改,实在是让朕进退两难啊!”
周奎观察着崇祯的面色,刚想再劝一劝崇祯缓行新政,却被崇祯一拍桌子吓了一跳。
“朕倒是有个主意。”
“长痛不如短痛,与其坐视盐政一天天荒废。不如拿出这一整年的盐产量,完全抵补以前滥发的盐引。”
“将淤积的盐引完全清理完毕后,再下规定,从此不再增发,稳定盐场的生产,也稳定了盐引的价值。”
周奎口颂圣明,心里却是在暗自盘算。
两淮盐场如今一年的盐税是三百万,一年的官盐产出则是九百万。
看起来虽然很多,但是大明毕竟有这么多藩王、勋戚、阁老,众人手里的盐引,早就超过千万不止了。
比如说之前崇祯整治的福王,便是每年都能按惯例拿到大量盐引,手中的盐引怕是价值好几十万。
将自己的担忧说出,崇祯却是不以为意。
“国家如此多难,尔等与国同休,自然是要多出一分力的。”
“这其中的差额,便算作助饷银,名义上是皇亲国戚们临时捐助给朝廷开支军饷的家资。待到朝廷灭了建州,马放南山,有了盈余,再慢慢还给你们。”
周奎表面恭顺,内心却不以为然。
助饷?凭什么用我周家的钱,助你大明的军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