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中靖国元年,太后驾崩,谥号钦圣宪肃皇后,而即位两年的赵佶一改调和政策,任用蔡京为相,崇法熙宁变法,决定次年改元崇宁,正是此意。
朝堂之上风云波诡,宋徽宗一方面想要励精图治,开启变法,一方面却又任用高俅、童贯、蔡京、杨戬四人,北宋正式走上了下坡路。
永兴军路,京兆府,长安县外首富宁家的庄子中,传出一声长啸。
宁羽来到这个世界已经二十年整了。生他的时候,母亲难产去世,所以家里对他格外宠爱,父亲、二叔、二婶和三叔都是要什么就给什么。
起初,他只是以为这就是个普通的宋朝,想着读读书,当个富家翁混过去就算了,毕竟前世他也就是个混得不错的网文作家,能拿的出手的,也就是燕京大学古文学硕士的学历和年入百万的稿费罢了。
宁羽的第一个冲击就是,四岁逛街的时候,听到了说书人讲了丐帮帮主“剑髯”汪剑通率领弟子乔峰以及中原武林群雄在雁门关外阻击辽国打草谷的部队。
于是,宁羽意识到了,这个世界并不是金钱就能够解决大部分问题的富怂,而是金老爷子笔下的“有情皆孽,无人不冤”。
虽然自家平日乐善好施,但还是怕被哪里出来的一个高手,“劫富济贫”,毕竟他眼中的护院都是白给级别的选手。
最关键的是,重活一次,至少也得看看乔帮主的音响藏在哪里,作为穿越者,不得帮帮乔峰吗?
于是,四岁的宁羽表现出了对武学的强烈渴望,长跑,举小型石锁成为他每日课业之后的必修功课。
毕竟武侠世界,靖康之耻这种东西,是可以想办法扭转的。
他的父亲宁理看在眼里,却也没有阻止,反而利用钞能力,帮助他加大力度。
再后来,他六岁那年,他父亲把他叫到了祠堂,推开暗门,带他进入了密室,密室之中赫然供奉着两个排位。
“睿武孝文皇帝世宗柴讳荣之灵位”和“曹王柴讳熙让之灵位”,他才知道,原来他是五代十国第一倒霉蛋,柴荣的后人。
曹王柴熙让,在陈桥兵变之后就下落不明,其实是改姓为宁,偷偷跑到了长安县。
这是当年十朝元老冯道临死前留给柴荣的遗言,所谓人之将死,其言也善,鸟之将亡,其鸣也哀。
冯道,作为五代十国最大“混子”,历任十国,地位显赫,临死前和柴荣说,“陛下不如老臣,老臣历经十国,只因老臣非君,臣不必死,陛下宽仁,老臣只望陛下有备无患。”
于是,柴荣就将存在感极低的曹王柴熙让作为了家族血脉的延续,安排了一个长安县豪强宁家的身份,一旦事情有变,就让心腹带着柴熙让走密道离开汴梁,逃往长安,为柴家留下一脉香火。
当然,这些都是宁羽的父亲宁理和他说的。说完这些,宁理让宁羽给先祖上了香,祭奠了灵位。
从密室的书柜里,拿出了四本书,递给了宁羽,“你若愿意习武,这几本书,你就拿着吧。”
宁羽从父亲手中接过这四本书,分别是《黄庭经》、《四象掌》、《两仪箭》和《黄庭真功》。
“先祖天资聪颖,不光善骑射,更是喜好黄老之术,从这本《黄庭经》中参悟出了这本《黄庭真功》与《四象掌》,当年先祖正是凭借《黄庭真功》与《四象掌》和段思平、慕容龙城江湖争锋。后来先祖得了皇位,继承大统,将当年的骑射功夫化为《两仪箭》。”
“当年玄祖从汴梁离开,就带着这三本书。不然你以为我们如何在这长安县安身立命。每一代必有一人习武,为父对武学兴趣不大,这套武功就交给你了,你要有不懂的地方,就问你三叔吧。”
“三叔?”宁羽小小的脑袋,大大的问号,他印象中的三叔是个另类的纨绔子弟,一不贪财,二不好上色,整日里病恹恹的,满脑子求玄问道,神神叨叨。
“你三叔放到江湖上,也算得上是一流好手,他对《黄庭经》的理解不弱,只不过先天不足,所以才卡在这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