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去了对赵学玉的惩罚。
相反,她不想沈方人以为只要撒泼,就可以为所欲为;不愿意赵学玉觉得只要有母亲的庇护,就可以口无遮拦。
所以,赵学尔态度坚决地对不为道:“打。”
沈方人气得满脸涨红,奈何被丫鬟们压制在椅子上无法动弹,只能怒目横视着赵学尔。
赵学尔虽然态度强硬,却不忍心看沈方人这副倔强模样,悄悄地移了眼,不去看她。
不为拿着戒尺走到赵学玉的面前,赵学玉乖乖地伸出右手。
不为看了看赵学玉的手,心下想了想,道:“女公子说了还要罚抄书,不能打右手,把左手伸出来。”
赵学玉十分配合地换了左手,受了二十戒尺。
赵学玉刚挨完了打,赵学尔又抛出了一个炸弹:“从今日起,学玉搬去府衙住,每五日回来给父母亲请安一次,其他时间不许在府中逗留。”
赵学玉如今的年纪,对许多事情似懂非懂,从这次他偏帮沈方人便可以看出,家里的这些吵闹纷争,已经影响到了他的心志。
长此以往,若是把心思都放在这后宅的一亩三分地上,重情移性,滞于俗务,又哪里还能有什么理想和前程可言呢?
不说远的,赵学时便是前车之鉴。
所以赵学尔这次势必要让赵学玉搬出赵府,以免日后坏了心性。
这次沈方人还没说话,赵同先舍不得地道:“做什么去府衙住,那里是办公的地方,又不是睡觉的地方,光秃秃的什么也没有,学玉在那里怎么住得好?”
赵学尔道:“府衙有官员,有幕僚,搬过去住是为了让他多跟有识之士学习为官做人的道理,不是为了让他去嬉戏享乐的。随便找个房间,搬张床就能住了。”
赵同一直对两个儿子寄予厚望,一听赵学尔如此安排是为了赵学玉的前程,便不再反对了。
沈方人却因为心中堵着一口气,不同意赵学尔的安排,“家里有老师,学玉可以向老师请教学问,再不济还可以召幕僚到府上来给学玉教学,何必搬到府衙去住?”
赵学尔看着沈方人,淡淡地道:“府中吵吵闹闹,实在不是读书的地方。”
赵同与沈方人面上俱是一红,想起方才在儿女和下人面前大打出手,方才在气头上时到不觉得,此时看着这一屋子的丫鬟小厮,便觉得十分地丢了面子。
于是两个人都不在这件事情上再作计较,赵学玉搬出赵府的事情算是定下来了。
赵学尔处理完了赵学玉,便开始处理赵学时的事情。
她对赵学时道:“母亲是担心哥哥不会打理钱财,受人诓骗,这才提点哥哥几句,并没有要管束哥哥月例银子的想法,哥哥不必多心。”
“但挥霍无度是败家之兆,克勤克俭才是治家之本。如今的赵府是父亲用性命换来的,来之不易,我们应该更加珍惜,哥哥买兰花一掷千金,实在不是持家之道。”
赵同因多年前偶然救了执政的神武太后,才得了承州刺史之位,当时身中数刀,虽然没有命中要害,却也因为流血过多,昏迷了一两日才苏醒。
因此,赵学尔说赵府如今的家业是赵同用性命换来的,一点也不为过。
赵学尔虽然是在责备赵学时,但言语之间全是对赵同的体谅和心疼。
赵同听后心中十分慰藉,很是感动,丝毫不觉得赵学尔以妹妹的身份教训兄长有什么不妥,全然忘了方才他还因为此事要对赵学玉和沈方人动手。
赵学时见状,忙分辩道:“我买兰花不是为了自己玩儿,这寒兰十分稀有,文人墨士都很喜欢,我是为了多跟有才之人结交才买的。”
赵学尔道:“哥哥与其用兰花结交所谓的有才之人,不如饱读经史子集,与官员和幕僚们商讨朝政大事,切磋文章笔法,才是正事。”
赵学时还要辩解,赵同却已经不耐烦再听他多说:“好了好了,你妹妹说得对,与其花二十两银子买盆破花,不如多读点儿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