枉自己还以为他是条汉子前来投奔,这次下山自己要另做打算了。
张华看出赵应不答应,笑道:“老二你只管前去复阳城走一遍,做什么自行决定。平氏城交给吾,得了好处到时让你先挑。”
赵应干笑了两声,空头许诺谁不会说。自己麾下有近二百人,加上张华给二百人,下山见机行事,有个风吹草动索性带了这些人跑回龙袍山。
…………
三天后,数匹快马驰进平氏城。
一刻钟后,县令郭潜匆匆赶往南寨;片刻之后,杨安远派人请赵田、杨安玄前去商议军情。
复阳城发来的求救文书,公文中称贼人多达千人,准备攻城,请求新野郡援军前去增援。
杨安玄和赵田对视一眼,几乎可以肯定贼人在调虎离山。
那日田大河带着徐孝重化妆成卖布的商贩蹲守在营寨门前,营中有人前去问价。
无需言语,杨安玄与徐孝重事先约定好几个手势,握拳竖拇指贼人打算固守、伸掌曲无名指则是贼人攻寨等等。
徐孝重从田大河的支言片语中判断,贼人下山的可能性极大,接头人看清徐孝重伸掌曲无名指,杨安玄知道贼人准备下山。
杨安远这几日不可能光在寨中操练,多名斥侯入山查探敌情,回报皆是“山深林密路窄”、“易守难攻”之类的话。
这四百余人是将来自立的根基,杨安远当然不想强攻山寨折损,所以迟迟未发兵进山剿匪。
“两位将军,救兵如救火,还望速速发兵救援复阳城。”郭潜皱着眉头道。
从他内心讲,不愿意新野郡的兵马离开,万一贼人调虎离山偷袭平氏城怎么办,只是若不派救兵,万一复阳城有事追起责来他吃罪不起。
所以,郭潜接着道:“本官以为,两位将军有一人前去驰援足矣,留下一寨驻守平氏,谨防贼人有诈。”
杨安远渴战心切,毫不犹豫地道:“本将前去驰援复阳城,赵司马你留下。”
…………
得知南寨兵马通过石劈崖往东面复阳城方向而去,张华带着众喽罗下山。劫寨多在夜间,他却打算出其不意白日冲寨。
阴绩乔装成樵夫攀在高处,看到贼人如蚂蚁般密密麻麻地涌现,兴奋地一斧斫断身前小树。返身下山,寻到坐骑,返寨送信。
千余喽罗化整为零,用牛车拉着兵刃,乔装成商贩、农夫,约定在午正时分西寨外集结。
午时不到张华便来到了西寨,看到寨外吆喝着做生意的商贩,心放下大半,看来官军没有察觉。
营寨的西北角升起炊烟,张华露出一丝冷笑,吃饱了饭上路,正好做个饱死鬼。
瞭望楼上,杨安玄和阴绩装扮成小兵在上面说笑,实际上打量着营寨外的情形。
午时刚过,营寨外的人逐渐多了起来,杨安玄心中有数,贼人来了。
人多变得热闹起来,商贩们喜笑颜开,多挣个五六文回去,家中妻儿能吃顿饱饭了,浑然不知大祸将至。
杨安玄背转身不看外面,心中隐隐作痛,为了麻痹贼人,即使大战将起,自己不可能下令将商贩赶走。
战事一起这些人恐遭无妄之灾。杨安玄心中慨叹,难怪说慈不掌兵,恐怕以后自己经常会遇到无辜者受牵累之事。
战火无情,生灵涂炭,乱世唯有以暴制暴,尽快结束战乱还百姓以安平,而这期间造成的伤害在所难免。
杀一人而救百人,是为仁,吾为之,杨安玄在心中坚定地默念道。
午正,号角起响起,张华知道这是通知士卒们吃饭,仔细张望瞭望楼,见上面只剩下零星几人,看来其他人都下去吃饭了。
不能再等了,张华问身边的孙光道:“到了多少兄弟?牛车到了吗?”
孙光应道:“约摸有七八百人了,牛车都到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