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出现陈丹凤的名字,或者让旅馆的服务员辨认照片上的人,看她是否曾经出现在他们的旅馆里。
最后,安排两位骨干专门了解沈明的性格特征、人生轨迹和家庭背景,周六前完成并整理成文交上来。
洪伟平能够在这个位置上呆这么久,说明他并不傻。一旦得到了启发,理顺了思路,洪伟平的行动十分迅速。
营州市不大,这些事情办起来也不难,很快,便有信息陆续反馈回来。
两位支队长已经了解到,陈丹凤离开学校后,回到湖北省恩施市的一所中学任教。洪伟平马上让人买两张到湖北恩施的火车票,与此同时,洪伟平立即拨通了湖北恩施刑侦大队的电话,向他们表明了意图,恩施方面也许感到得到了尊重,很爽快地答应将给予全力的配合。
到各旅馆调查的工作,进展并不顺利。他们以沈明的住处为圆心,对附近的旅馆往外以圆形发散开来进行排查。
改革开放之初,营州市的经济发展很慢,外来人员不多,上档次的宾馆很少,但小旅馆倒是不少,规模和设施多停留在七十年代末的水平。
这样的小旅馆,人员流动性大,要查找或者辨认一个人确实不容易。因为目的明确,他们很有耐心,各路人员分别对一个又一个的旅馆进行排查。
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他们在一个离沈明的住处很远的、特别不起眼的小旅馆里,找到了一位名叫陈丹凤的、说普通话的女性的住宿记录,而且该人在1985年内,在该旅馆有好几次的住宿记录。
当办案人员拿出陈丹凤的照片给当班的服务员辨认时,这位服务员马上确认,这就是登记名字为陈丹凤的人。
“呼……”办案人员不由长呼一口气。
“嘿,咱们队长这一招,果然厉害。”一位办案人员说。
“就是,如果不这样干,这个案子,永远破不了。”另一位也附和着。他们都不知道,这些点子,出自林琳之手。
当信息不断反馈回来,一直等候在办公室的洪伟平在桌面上用力敲了一拳,大叫一声:“好!”然后喃喃自语:“林医生厉害!还是林医生厉害呀!”
两位骨干的办事效率也很高,他们很快就将沈明的资料整理成文,交到洪伟平手里。看完这些资料,洪伟平不禁一声轻叹:时代的悲哀啊!
原来,沈明祖居营州市,祖上是营州市很有名气的商人,家境很富裕。沈明的父母亲也继承父辈的事业,一直经商。
解放后,他们家被定性为地主,在公私合营的运动中,他们家所有的财产被公有化,家道开始中落,沈明在这家道中落中尝尽了各种人情冷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