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咦!”
她再次惊讶了。
前三句单独拎出来没有任何亮点,但是这么一结合,却是角度新颖的阐述了主题。
潘虹被激起了一丝兴趣,难道这个考生还能再让自己失算?
搬来凳子,放在讲台中央,坐了上去,双手捧着试卷,继续往下看。
然后,潘虹震惊了!
如果没有李白,几乎所有唐代大诗人的地位,都会提升一档。
李商隐不用再叫小李,王昌龄会是唐代绝句首席,杜甫会成为最伟大的诗人,没有之一。
如果没有李白,我们应该会少背很多唐诗,少用很多成语。
说童年,没有“青梅竹马”;
说爱情,没有“刻骨铭心”;
说享受,没有“天伦之乐”;
说豪气,没有“一掷千金”;
“浮生若梦“、“扬眉吐气”、“仙风道骨”,这些词都不存在。
“蚍蜉撼树”、“妙笔生花”、“惊天动地”,也都不见了踪迹。
···
“好家伙!”
看着作文里运用异常精准的成语,潘虹忍不住感慨一声。
吓了考场里考生一跳,不明白监考老师在搞哪一出。
潘虹没功夫在乎他们了,细细品味着每一句话,频繁出现的成语并没有给人任何堆砌华丽辞藻的感觉,反而恰到好处。
先抑后扬的表现手法更是值得赞叹。
单单看到这里,她就知道,作文不仅题目新颖,表现主题的方法更是新颖。
迫不及待看下去,没有让她失望。
如果没有李白,我们的生活应该会失去不少鼓励。
犯了难,说不了“长风破浪会有时”;
想辞职,说不了“我辈岂是蓬蒿人”;
处逆境,说不了“天生我材必有用”;
赔了钱,说不了“千金散尽还复来”;
更不要说“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安能催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同样气势磅礴的排比,同样精妙绝伦的用词。
唯一不同的,这次用的不是和李白有关的成语,是他的经典诗句。
潘虹几乎是一字一句的在品读。
每读一句话,清晰的画面感就浮现在脑海。
“这个考生对李白的作品太熟悉,理解太深刻了。”
她甚至觉得,就算是自己也比不上。
是的,这是潘虹的真实想法,最起码她自认为,自己写不出这样的文章。
此时此刻,她只想好好的把这篇作文看完。
如果没有李白,我们熟知的神州大地,也会模糊起来。
我们不再知道黄河之水哪里来,庐山瀑布有多高,燕山雪花有多大,桃花潭水有多深,蜀道究竟有多难;
白帝城、黄鹤楼、洞庭湖的名气,都要略降一格;
(本章未完,请翻页):第52章 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