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章未完,请翻页):第60章 赵祯的考验下
第(2/3)页
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蝶恋花流传千古,秦琪焉能与他比?
更何况,秦琪还是他粉丝呢。
赵祯也觉得自己对秦琪期望过高,他忍俊不禁,指着他对面道:“爱卿,过来陪朕一起用膳吧!”
同一时间,任家大院中的讨论仍在继续。
秦小乙侃侃而谈:“所以说,辽国相当于外强中干、隐藏无数矛盾的曹魏;西夏则是生死看淡、不服就干的蜀汉。
咱们大宋,便是欣欣向荣、孕育着希望的东吴。
只要小乙的五年计划成功,便可以将其推广到河北路乃至河东路,届时,倒霉的便将是西夏。”
他这理论颇为新奇,七郎因此陷入了沉思。
任二爷有些懵:“小乙,辽国如今真有这么惨?”
秦小乙有心来一句:比我说的还要惨,我怕我说出来你们不信。
辽国,就是经济树被大宋带到沟里的典型。
他们那畸形的经济,对大宋依赖性太强了。
秦琪从来都没有把辽国当做对手。在他眼里,辽国是个广袤无垠的大市场。
“人傻钱多速来”这六字真言,绝对适用于辽国。
辽国人民太苦了!所以任仁济食品要加倍努力。
你们广袤的辽东种什么水稻啊,都改成大豆高粱多好!我免费给你们肥料!
那首歌怎么唱来着?“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漫山遍野的大豆高粱!”
高粱酒比小麦酒好喝啊!
省的老娘一见我就眼冒绿光,恨不得把我扔进大豆地里念“急急如律令”,一夜之间催熟几十万斤大豆。
好让她肆无忌惮地做各种豆制品。
如今,豆油每天供不应求;至于酱油…老娘恨不得亲自念“急急如律令”催熟。
乡亲们到龙王庙都是求雨,老娘不是。她是祈祷天天晴天。她也不怕大豆因缺水而歉收。
因为,任仁济的酱油真是晒出来的。
而且,每天围堵在作坊门口的乡亲们,是为了下棋来的?
豆皮刚晾上去就被哄抢一空,腐竹架子经常性空空如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