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光闪闪。
朱棢甚至能感觉到刀刃上散发出的冰凉气息透过了自己的身体皮肤。
然而,朱棢却仍旧是一脸的波澜不惊,满面春风的说道:“佐佐木总将,你这话说的可就不对了。”
“第一,我是来跟佐佐木总将谈合作的,合作的双方,地位应该平等才对,更何况,我有十足的信心,可以给佐佐木总将你带来巨大的财富收获。”
“第二,佐佐木总将是东瀛的总将,而我却是大明人,那么东瀛的官礼制度,自然是不能适用在我的身上的。”
“所以,佐佐木总将你现在的行为,可是很不礼貌的。”
见到朱棢如此回怼自己,佐佐木小次郎却是不怒反笑,当即收回了脸上愤怒的神色,将太刀插回了刀鞘道:“不错不错,年纪轻轻就有如此胆量,本将军就喜欢跟你这样的聪明人合作。”
朱棢又是端起茶杯抿了一口,笑着回道:“能够跟佐佐木总将合作,也是在下的荣幸。”
朱棢能够如此从容淡定的主要原因,是他很清楚,这些东瀛的当官的,有一个算一个都是视财如命,要比大明的贪官还要贪。
所以,面对朱棢这条“大鱼”,他们自然是不会放过的。
不过,别看朱棢表明上客客气气,可心底却是早已经将这些东瀛人的祖宗十八代,都给从头到脚的好好“问候”了一遍。
原因无他,只因为最近这些天,朱棢又打探到了一些消息,让他无比的愤怒。
因为对于东瀛的了解太少,所以老朱同志才让朱棢先过来打探消息。
一方面,东瀛使者在明稻丰收的庆典上大放厥词,确确实实是惹怒了老朱同志,虽然大明现在还需要面对一些各方的残余势力以及北方元朝的余孽,但是真要较真起来,灭掉一个小小的岛国,还是绰绰有余的。
所以老朱同志根本就不想忍下这口气。
而让朱棢先探探消息的原因,自然是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对东瀛多了解一点,也就能够多避免一些无谓的损失。
老朱同志是想要以最小的伤亡,用最快的速度解决掉东瀛。
另外一方面,老朱同志的锦衣卫,也是从岛国东瀛这边收到了一些消息,老朱同志便想要在确认消息的同时,锻炼一下自己的几个儿子。
经过了这段时间的“忙活”,朱棢也终于是确认了这个消息。
“倭寇”一词,相信大家都听说过,并且一提到倭寇,大部分人就会立马联想到岛国人,但是有一个关键,很多人绝对想不到。
其实所谓的“倭寇”到了明朝中后期,其中大部分人非但不是岛国人,反而是大明的“自己人”!
“倭寇”最早是在高丽出现,《高丽史》中记载:1223年,倭寇侵犯高丽王朝,当时这些倭寇,确实是由岛国东瀛人组成的海岛团体,他们一直不断的对朝鲜半岛进行烧杀抢掠等一系列的侵略活动。
当时的岛国东瀛,正处于南北朝时期,整个国家的状况都极其混乱,经济萧条,尤其是对马、壹屿、九州松浦一带地区,这些地方土地贫瘠,想要凭借农业生产养活自己十分困难。
于是生活在这些区域的岛国东瀛人,无论是渔民、武士或者奸商,就全部都选择了铤而走险,干起来杀人越货的海岛行当。
起初,倭寇的活动范围只在朝鲜半岛和岛国沿海区域,直到明朝初期,才延展到了明朝的沿海地区。
然而这其中,还有着另外一个秘密。
明朝初期,张士诚、方国珍等一些老朱同志的对头的残兵败将们,被大明军队逼退到了沿海地区。
他们退守到一些岛屿上,对大明进行负隅顽抗,不断对大明的沿海区域进行掠夺和骚扰,逐渐也沦为了海盗。
也就是在这个时期,老朱同志的这些敌人们,跟倭寇取得了联系,彼此之间进行合作,组建成了一支十分强大的海盗力量,形成的势力甚至影响到了南海!
《明史纪事本末》中有详实记载:“张士诚、方国珍余党导倭出没海上,焚民居,掠货财,北自辽海、山东,南抵闽、浙、东粤、滨海之区,无岁不被其害。”
所以说,所谓的“倭寇”,其实是针对大明的对头,不得不除。
而朱棢打探到的消息,正是岛国东瀛的倭寇,已经跟张士诚还有方国珍等残余势力,取得了联系。
也是在这个时候,朱棢才明白了,为什么老朱同志要让他先来到岛国东瀛打探消息。
如果要是在一无所知的情况下出兵,不仅会因为对岛国东瀛的军情不详而造成更多的伤亡,而且恐怕会被张士诚、方国珍这些人的残余势力前后夹击,全军覆没!
想到这里,朱棢也是意识到了老朱同志的一片用意和良苦用心。
因为朱棢所学的,是守战派兵法军事,可并不是说,防守就只是关上城门死守不出。
相反,想要将防守做好,更加需要对对手有着全面性的了解。
只有了解到了对手的所有信息才能够对症下药,有的放矢的解决问题。
朱樉和小朱棣学习的,都是勇战派的军事兵法,所以对已知信息的高丽和女真发起进攻,就不需要有太多的顾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