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开!”冷允登推开了两名白甲兵,不亢不卑的向多尔衮抱拳行礼,“摄政王,吾非大清臣子,只是向贵国借兵一用,请恕吾不能跪汝!”
“大胆狂徒,竟敢对摄政王如此无礼!”两名白甲兵上前,其中一人去踢冷允登的后腿弯,另一人拔出刀就要架在冷允登脖子上。
“退下!”多尔衮喝退了两名白甲兵,“此人乃忠义之辈,尔等奴才不得无礼!”
多尔衮对这样的忠义之辈还是很看重的,反正吴三桂都要投降了,作为吴三桂的麾下,冷允登还能不跟着降清吗?若是这样的忠义之辈能为我所用,那岂不是比十个软骨头的奴才都好多了?只是多尔衮没想到,后来的冷允登还是反清了,在南昌的金声桓、王得仁反清之时,冷允登则带着自己手下的原关宁军汉八旗和绿营军反了清,重新挂上大明旗帜。
相比起冷允登来,吴三桂卖国就卖得太彻底了,吴三桂从缅甸接回永历帝之后,当年云南不仅有一批汉八旗军愿意侍奉永历为帝,反清复明,甚至连一部分原本忠于多尔衮、多铎的满八旗兵因为不满福临也愿意奉永历为帝。结果吴三桂不仅没有抓住这次反清的机会,反而镇压了八旗兵叛乱,还绞死了永历,断送了南明最后的希望。
反正吴三桂卖国卖得爹都已经不要来,再卖了皇帝又如何?至于后来的吴三桂反清,完全是因为被康麻子的削藩逼到绝路上了,康麻子替吴三桂铲除了他最惧怕的鳌拜,然后削藩的刀子已经快架到吴三桂脖子上了,吴三桂这才不得不反清。
多尔衮看着两名明军使者,似笑非笑地问道:“两位前来,可是山海关告急?”
童逵行连忙道:“王爷,闯贼连日攻城,炮石如雨,我军伤亡惨重,恐固不数日矣,还望摄政王速速出兵救我大明!”
多尔衮哈哈大笑:“先皇在世时,尝数言曰,我大清与汝大明乃兄弟之国(注),今大明有难,我大清理当出手相救!只是长伯(吴三桂)乃不可多得的人才,先皇对长伯可是深爱其才,先皇尝数言,若得长伯,何愁天下不平!不知道吴将军可愿归顺我大清否?”
童逵行说出了吴三桂的条件:“若能不受节制,裂土为王,便可归降大清。”
多尔衮哈哈大笑:“此事易若反掌也,本王可奏报皇上,册封吴长伯为平西王!”
崇祯封了吴三桂为平西伯,而李自成答应封吴三桂为平西候。现在多尔衮答应了封吴三桂为平西王,吴三桂自然就愿意降清了,毕竟咱大清开出的条件更加优厚,比大明和大顺的条件更优厚。对于有奶便是娘的吴三桂来讲,肯定是选择咱大清啊。
接着童逵行又问:“不知摄政王爷何时出兵相救?”
多尔衮道:“尔等二人今日便留我军大营吧,本王令人即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