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楼还亮着灯火。
其他地方,早就是一片漆黑了。
对于女人,现在的朱安暂时兴趣不大,刀口舔血,流浪的日子多了。
成家目前对于朱英来说,却是一种奢望。
定下的三个五年计划,目前朱安已经达到两个了。
第一个五年,建立自己的势力:完成。
第二个五年,稳固基本盘,扩大影响力:完成。
第三个五年,发展工业,制造火器,海外开国:进行中。
“想来这次的京师之行后,应该可以找个地方稳定发育了。”
坐在书桌前的朱安,此刻也不免有些得意。
不是每个后世人过来,在这大明初期,都能达到这般成就的。
“可惜这一切,父亲你看不到了。”
短暂的得意过后,朱安又有些感慨。
对于南京,朱安并不陌生。
十年前,当朱安醒来的时候,变成了一个约莫八九岁的孩子。
朱安所说的父亲,便是当时收养他的养父。
养父是一名行商,朱姓,长年四处奔波,于南京城外,长江边上捡到他。
养父先辈是元末流民,大明建国初期,便在淮安某乡定居,干起了商人的买卖。
养父妻子难产而死,诞下一子,在和养父的颠沛流离的生活中,感染风寒不治而亡。
当时的朱英大概八九岁的模样,并没有原身的记忆,只好假装失忆。
养父见朱英年岁跟逝去的儿子差不多,认定这是老天爷送给他的儿子。
便将朱英收养。
因为早前养父亲子是在路途中病逝,养父带着朱英行商几年后,回家便声称朱英便是早前自己的亲子。
养父常年行商,甚少回家,所以村里人也没多在乎。
朱英这个名字,是因为当时养父捡到朱英的时候,浑身几乎赤裸,有些破烂的布条在身上。
布条残缺,不过某区域断裂处,依稀能看到有个金丝绣成的英字。
养父的儿子也没大名,只有个狗蛋的小名,便干脆取名朱英。
那块布,至今还被朱英保留着,放置在西域的地盘里。
布是蜀锦,极为华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