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歇了,此次科举可设甲榜十二,乙榜四十八!”皇帝赵钰民看着三个低着头认命的三相,说了一句前后没有逻辑的话。
尚书令宰相戴温,中书令左相李信,侍中右相窦平三人猛地抬头互相对视,脸上露出狂喜之色,这一局他们胜了,齐声高呼:“圣人圣明!”
哪怕之前众人有多么不快,至少现在他们扛住了压力,胜的是他们,好处拿到手了,说句好听话也无妨。
“别急!既然读书人立志报国,朕便成了他们的报国之心,边军中司马主薄奇缺,让这些读书人多长长见识!”皇帝赵钰民显然不能就这么轻易妥协。
没有战事,骄兵悍将难免徒生事端,这些进士可不会轻轻松松的在长安城等着国家荣养,等着出外做官,都去边地待上几年。
“圣人圣明!”五位国公带着几位郡公行礼,早就看不惯那些清高的读书人了,他们也不想想,没有大乾府兵,他们哪里能够安安稳稳的读好书,竟然还想着削兵。
三相有些傻眼,不过刚占了大便宜,回过头来就是一棒,差点没有把三个老头砸晕。
论起打仗,大乾府兵绝无旁贷,但论起治民,还是需要这些读书人。
所以,虽然增加了进水的名额,但是到了边地,有的是这些读书人受的。
很多读书人已经忘了两年选锋的目的了。
大乾从来没有安全的时候,庞大的帝国边陲,需要的不是教化,而是强大的军队,如此才能打消周围各小国不该有的觊觎之心。
大乾富足,周边小国可是看的眼热,时不时劫掠一番。
早在姜卜继承齐国公的爵位时就已经和皇帝赵钰民达成了共识,隆盛十二年后,三年不征。
大乾府兵也需要修养生息,这几年的征战,各军折损过多,折冲府需要时间攒出来兵员,不是生死存亡的时候,勋贵们也互相消耗掉府兵的潜力,打打停停,现在到了要歇的时候了。
四月中旬科举照常举行,当进士纵马游街之时,三相抱恙在家,三省三相成为摆设,皇帝赵钰民已有扩土之功绩,现在就需要治内了。
而治内,三省三相就是皇帝赵钰民的阻碍。
因为治内说白了,就需要去触动士族和地方大族的利益,不扫平阻碍,政令如何通达。
显然这次最大的胜者是赵钰民和太子,至于勋贵承受的损失,早就在姜卜的意料之中。
直到四月底太子前去东都的时候,隆盛十二年的文武之争才尘埃落地。
各方都觉得自己吃亏了,但是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页/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