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
“回官家,小的只是监官,真正负责具体事务的是三班使臣。”
赵桓笑了笑,又是大宋经典的分权风格啊。是担忧三班使臣会带着一群技术工人起兵造反吗?
“跟朕讲讲你的工作内容。”
都监不敢隐瞒,立即一五一十的详细说道:“若要生产军器,臣便按军器监所定兵器样式,交给工匠制造;审查工匠领取原材料。”
“每十日对所制兵器的数量进行统计,并以此检查、考核,实行赏罚;”
“兵器制成后,要抽样呈送便殿等衙门检查,将合格制品送交库存;”
“对泄漏兵器制造式样者,以违制论处。”
赵桓看向梅执礼,说道:“听完卿可有何感悟?”
梅执礼不知官家何意,只能含糊回道:“臣以为军器监法度非常完备。”
赵桓笑着问道:“若真的非常完备,那甲胄脆软,不能当矢石,应该向谁问责?”
都监吓得面目失色,以为官家要向自己清算过往的贪污腐败。
梅执礼却眉头微蹙,察觉到了官家言下之意。军器监的法度是非常完备的,只是靠人治,在实际运行中出现了偏差。
言下之意,最应该做的是保持军器监内在法度,增强外在监察。
赵桓没有继续绕下去,说道:“朕打算将这三司从军器监中独立出来,不归军器监管辖,也不归兵部管辖,甚至也不归内侍管辖。三班使臣自行对本司事务负责。”
“官府只提出军器采购需求目录,哪司能够提供最优质产品,最短交货时间,便将订单交付给哪司。”
这是什么模式?很显然是一定程度上照抄了后世米帝的军工复合体。
这是一个能极大提升军工技术,增强国家尚武、好战风气的模式。
能一改朝廷的软弱之风,为朝廷增加几分武德。
大宋如今的问题是,朝廷凡事都倾向于议和,相较于将钱投入军备,大臣们更倾向于将钱拿来买和平。
此时军工复合体的出现就很有意义了,他们会以各种关系威逼利诱大臣们增强武备。
虽然这个制度有些偏激,但委实十分适合大宋这个过于文弱的朝廷,正好两相中和。
梅执礼对这个模式没有什么深刻认知,感觉这相比于征兵法案简直不算是制度改革。只是将监察从内部换到了外部。
便说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