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四路明军计划在农历二月二十一日出边,一场覆盖全辽的大雪迫使计划发生改变,进击之日变为同月二十五日前。
东路明军虽然号称四万,实际战兵不足两万,又因主将刘綎与杨镐不合,明军武器装备参差不齐,东路兵马在杨镐的策略中扮演的多是“策应”,乃至“诱饵”的角色。
兵力上的不足,也促使刘綎不得不等待朝鲜援军的到来,因此在原定之时东路明军尚未拔营。
然而奉行“双边外交原则”的朝鲜国君又怎么愿意得罪后金,刘綎指望朝鲜援兵的想法只是一厢情愿罢了。
事实上,朝鲜军主帅姜弘立积极贯彻了光海君“毋徒一从天将之言,而惟以自立不败之地为务”的避战思想。
他所率领的这支一万三千人的军队在明廷的命令下,从万历四十六年八月就开始行动,一路上始终秉承着“拖”字原则,行动极度迟缓。
在光海君的授意下,负责军粮的平安监司朴烨故意拖延粮草,姜弘立趁机停止进军,又令各营到附近村落掠夺粮食,麾下请斩押粮官,姜弘立只是推托。
二十七日,迫于压力草草出兵的刘綎率领前锋兵马抵达凉马佃,赵安、乔一琦等人也均在此列。
此时的赵安、乔一琦刚刚巡视完营帐,忽然见得周围山岭雪景,乔一琦喜不自胜,拉我赵安登上了一辆厢车,肆意展示起自己的文人情怀。
“为兄这诗做的如何?”
乔一琦满怀希冀地看向赵安。
什么诗?
方才神游山林,不明所以的赵安只好开口胡言:
“甚好,甚好,对仗工整,意蕴深秒,真乃佳作。”
二人胡扯之际,忽有亲兵来报,说是刘綎召见两人。
赵安两个连忙好整理衣甲,奔着中军大帐,快步走去。
一入大帐,便见到两个穿着朝鲜盔甲的将领正与刘綎讨论着什么。
刘綎言语间透露出一丝怒气,质问那朝鲜将领为何行军如此缓慢。
后者显跑事先就想好了借口,不是粮草没备好,就是士兵没衣服穿,又或是道路崎岖难行。
刘綎强忍怒火,向那朝鲜将领介绍起赵安两人:
“这是我大明镇江游击乔一琦将军,这位是安奠所赵千户。”
“姜弘立见过两位将军。”
那朝鲜将领揖了一礼。
&nbs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