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初六,张口家参将汪正奇和都司何忠祥被推到城外斩首。
人头被送到宣府各城示众。
这就结束了?
当然没有!
汪正奇和何忠祥全家被发配戍边。
所谓的发配戍边就是去边疆干苦力活。
一大早,就有一大堆的奏疏搬到崇祯的桌案上。
崇祯简单翻阅了一下,竟然全部都是为沈棨求情的。
这些人从沈棨的功劳上说事,表示沈棨在宣府的时候,军政还是很稳定的,军费也没有大涨,前几年,北边的蒙古人也不敢进犯。
这两年和蒙古逐渐扩大互市,局面稳定下来,沈棨也有不小的功劳。
然后还说了各种细节小事,都在证明沈棨是可用之才,陛下当从轻发落。
还有人从党争的角度出发,说现在朝中有奸臣打算借这个机会扫清异己,独揽朝纲,败坏社稷。
又举了天启年间阉党祸国的例子。
就差没有指着以孙承宗为代表的新军派的鼻子骂他们专权了。
崇祯也不理睬这些人,把奏疏扔到一边。
沈棨的审问还在继续。
沈棨这个人背景非常复杂,他在辽东干过,和袁崇焕以前还是同事,他的女儿又嫁给了大明朝知名的富商家族屠氏一门。
他的背后到底牵扯到了什么?
现在外面没有人知道。
能够公开的也就只有他贪污军饷、私卖军粮这两条罪名而已。
但是张家口那个巨大的利益交换场所,绝对不止这么一点点。
当年的八大蝗商,在那里赚得盆满钵满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
到底有多少商人通过张家口赚了黑心钱?
沈棨自己有没有名单记录下来?
朝堂上现在关于沈棨的议论,搞得风起云涌,私下到底有多少人在不断塞钱救沈棨?
那些人救沈棨的动机是什么?
是真的觉得沈棨是个人才要留着?还是说担心沈棨最后扛不住了将名单交出来了?
这场宣府案,到这里,应该说才刚刚开始。
十二月初七早上,用完早膳。
&nbs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