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右丞薛孝通拦住了他,问:“您要去洛阳?”
贺拔岳说:“是的,虽然是皇帝下的旨,但实际是高王让我去的,这地球人都知道。我不怕皇帝,但要是高王让我去,我就得掂量掂量”
薛孝通说:“高王虽然已经击败尔朱氏,但没有完全剿灭,而且六镇残兵不时骚扰,他不可能有精力打关中的主意,能自保就不错了。您倚山为城,凭河为池,进控山东,退封函谷,为什么要听命高欢,受人所制呢?”
贺拔岳听后,奋然起立,说:“你说得好,我不去洛阳了。”于是上表,找了一大堆客观理由,无非是关中有事,离不开,一旦有空,立即到洛阳朝见云云。
孝武帝很失望,他本对贺拔岳寄以厚望,因为高欢把他当汉献帝,他也把高欢当曹操,他特别希望有个人能为他做主,除去高欢,从目前的地方实力派来看,只有贺拔岳有这个可能。但不管是汉献帝还是曹,现在都拿贺拔岳同志毫无办法。
贺拔岳不来洛阳,高欢感到十分无聊,做了几件无聊的事聊以打发寂寞。
元修既已即位,天下粗定,于是离散在外的宗亲王室纷纷回归,然后大封其官职。追谥被尔朱兆绞死的元子攸为孝庄帝,收被尔朱荣沉入黄河的胡太后及幼主元钊尸,葬于双灵寺中,谥胡太后“灵”。这个灵也许挺贴切,看看历史上谥“灵”的都些什么人吧,楚灵王把强大的楚国搞得乱七八糟,他本人也在野外孤独地死去;汉灵帝信任宦官和外戚,把原来还算健康的东汉王朝折腾得只剩一口气,“桓灵时期”成为历史上皇帝最无能、朝政最黑暗的代名词。
客观地说,胡太后谥灵,有点过份,特别考虑到胡太后是女同志,又是一个不同凡响的女同志,就更不对了。
贺拔岳在关中养精蓄锐,实力一天强似一天。孝武帝元修,每天遭受高欢欺凌,自是希望手握重兵的大臣们,能有一两个可值得信任的,他注意贺拔岳已经很久了,也知道普天之下,除了贺拔岳,恐怕没有谁能对高欢构成威胁。
于是,孝武帝多次派人秘密接洽贺拔岳,让他设法除去高欢。
贺拔岳派人去晋阳进行火力侦查,来人回来说:高欢奸诈有余,不可轻信。贺拔岳又派心腹大将宇文泰去进行进一步的观察。
这时的宇文泰,任贺拔岳的司马,是他的左右手,不能离开须臾,比刘备信任诸葛亮还过份,甚至快赶上同了。
宇文泰的祖上本是匈奴东胡族,但后来已经鲜卑化,因此,与高欢一样,我们大可以把他们看成鲜卑人,因为他们和土生土长的鲜卑人已经没有任何区别。世居六镇、生逢乱世练就了宇文泰不凡的眼光和能力,从面相上看,宇文泰就不是个等闲之辈。
高欢见到宇文泰,一下子呆了,他好象看到了另外一个自己,刚毅、果敢、深沉、内敛……无数个念头在高欢脑中盘旋,最后只剩下两个:敌人?朋友?朋友?敌人?
高欢希望宇文泰能留下,为自己效力,向他宇文泰许诺许多东西,我们相信他的许诺是真实的,相信他也同意《天下无贼》中的那句话:二十一世纪,最重要的是什么?人才!
但宇文泰对高欢并不感兴趣,我们不能因此就判断他只忠于贺拔岳,因为宇文泰真正忠于的人不是贺拔岳,而是他自己。
总之宇文泰不愿为高欢效力,虽然语气客气得能让高欢流泪,但态度却是斩钉截铁。高欢没有办法,只好让他回去。
宇文泰离开晋阳之后,倍道兼程,直奔函谷关。手下人问他为什么这么着急往回赶,宇文泰微笑不答。
等宇文泰刚入函谷关,高欢的追兵就到了,可惜函谷关内已经严阵以待,用大喇叭向着高欢的追兵大声喊什么送君千里终须一别等等,后者只好无功而返。他们回去报告高欢,高欢的鼻子立即气歪。
宇文泰回来之后,把观察到的情况向贺拔岳一一说明,做了一次“隆中对”:“高欢已经控制北魏政权,之所以没有篡位,只是忌惮您。我们可以收编附近的降兵,再恩威并重,使少数民族兄弟为我所用,再东下洛阳,清除君侧,还怕什么高欢吗?”
贺拔岳听后大喜,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