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时间,建邺城的北军已经打出了主场优势,但真正的主场,也就是老巢寿春,却正在面对十倍于己的大军围攻一月有余。
镇守淮南重镇合肥的合州刺史、鄱阳王桓经在十一月中集结大军,没有选择南下建邺勤王,而是率军北上进攻寿春。
寿春位于淝水和淮河交汇处,东面是淝水,北面淮水,这两处距离河岸很近,无法展开部队,所以桓经的数万大军都是在西面和南面进行列队攻城。
鄱阳王桓经是皇帝长兄明德太子的儿子,历来为老皇帝所喜爱,算是皇族之中难得的实干派,其实他驻守合肥,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监控寿春的李如愿。
但很可惜的是,李如愿在起兵之初就迅速南下,掠过合肥直取南谯州,再取历阳、采石横渡大江。
建邺城破之后,桓经没有第一时间勤王,而是选择了北上进攻寿春。
因为寿春是李氏经营了二十年的老巢,北军主力的家眷都在城中,一旦能够攻破寿春,建邺的北军就会军心涣散。
当年关羽围攻襄樊,就是因为江陵被东吴袭取,军队士气涣散才兵败身死。
因为桓经的打算是攻敌必救,采取同样的手段,只要能够攻破寿春,就能瓦解北军的士气。
想法是没有错的,但寿春不是江陵,城内并没有糜芳和士仁。
寿春的作为李氏老巢,二十年的经营让城防兼备,城中军心更是齐心勠力。
李岳就靠着留守的三千兵马城中数万民众,同叔父李如慈、堂兄李佑、堂弟李侃、李坚、李葵,以及留守大将周元祺辅助之下,面对南军攻城沉着应对,成功抵挡对方攻势,并大量杀伤南军。
“大王,该收兵了,今日已经伤亡逾千,再打下去士气堪忧啊。”
四十多岁的桓经站在城外的土台上,望着不远处的寿春城墙叹息道:“想不到北军只有数千之众,却能让寿春守的固若金汤,我军攻城半月有余,都未能破城。这必然是城中人心向李啊。”
刚才劝他收兵的将领梅伯龙道:“大王所言甚是,李贼虽然叛逆,但其治军牧民都是当世翘楚,且城中粮草充足,即便是围城,也无法让城中自乱,不如”
桓经知道自己这个心腹大将想说什么,无非是南下勤王。
“伯龙啊,不是我不想南下勤王,实在是你知道如今建邺的勤王大军有多少吗?呵呵,超过三十万人!数十万大军却只能眼看着李如愿在城中肆虐,前不久还有战报传来,齐王殿下,我的好叔父东郊一战,十万大军被李如愿全歼。其余各部都在坐观成败!我们即便率领大军南下,又能做什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