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平三年四月,匈奴王庭原本还有些观望的态势,期盼大周王朝只是虚张声势,没有真正想要出征草原的决策。】
【直到塔拉木的人头被送了回来,穆库老单于本就不定的心思更加惶恐。】
【这么多年以来,他们侵扰大周王朝,便是看在大周内部不平,即便是小规模的南下,大周王朝也很难对他们有所约束,就是这种放任不管的态度,这才助长了匈奴各个部族的嚣张态度。】
【这是数年以来,他们第一次见到那么硬气的大周王朝。】
【毕竟斩杀来使这件事情,已经说明了大周王朝的立场,这是坚决要战,没有丝毫求和的余地。】
【这样没有收益的战争,穆库老单于实在是想不到对方为什么一定要打的理由。】
【不过,事态发生到了这种地步,求和的路子被断死了,他能做的也只剩下一条路了。】
【“取我刀来。”穆库老单于的目光尤为森冷,“草原是我们的地方,他既敢来,就要尝尝我宝刀的锋利。”】
【“让其他各部准备接战——”】
【对于穆库老单于而言,此战,大周来势汹汹挡不挡得住,穆库老单于其实是很难保证的,但是现在这种情况,他要是连开战的勇气都没有,那么匈奴王庭一定是挡不住的。】
【现在已经不是穆库老单于想不想打的问题,而是楚世昭逼着他要打这一场仗。】
【由李瑾、杨方的这一路军,大多由晋阳军和中央军组成。】
【李瑾喜好步步为营的战法,他统帅大军,讲究全局作战,而不求一将之勇,故此推进阵线的思路不急不缓。】
【而杨方所统帅的部队,则是长安朝廷的中央军,这里面的将领不乏一些世家子弟出身的将军。】
【对于此战,有的人是跃跃欲试,想要建功立业,有的人却只想应付了事。】
【这一路的推进反而最为缓慢。】
【最出乎预料的是自凉州发兵的段琦、桓盛部,他们二人几乎是在得令以后,就迅速急军。】
【对于段琦而言,这是他洗清政治污名的最好时机。】
【长安之乱,是桓节主导的政治兵乱,段琦可以作为半个事件的参与者,哪怕后续有所补救,但仍然没有办法挽回名誉,如果没有碰上北伐匈奴的事情,他恐怕一辈子只能戍卫凉州,再也不能光复昔日先祖的名望。】
【甚至还要背上恶名。】
【最为重要的是,楚世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