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国联盟攻伐秦国的借口让所有人都觉着错愕,这天下难道还有比秦国更“仁义”的国家么?
所有人都觉着没有了。
因此,即便是四国之中的国人也是多有反驳的心思,但碍于国君的威严并不敢说出口。
而天下间奔走的那些贤才则是不一样。
他们开始大声疾呼,表示自己对于四国联盟的不满。
孟轲甚至专门撰写了一篇文章,其中斥责了四国的不义之举,而墨家的众人则是更加直接了当,墨家当代矩子带着人前来秦国,要帮助秦国的人抵御四国联盟。
纵横家、阴阳家、名家等诸多流派也都纷纷谴责。
可以说,这一场战争还未曾打响,在天下人的心中四国联盟已经是“不义”的一方了。
谁能够取得战争的胜利,似乎没有人怀疑过。
因为秦国的强大所有人都能够看到,只要秦国自己不作死,那么秦国一定能够获得最后的胜利。
而如今的秦国,国君贤名、臣子们也俱都是大才,这样子的秦国怎么可能会作死呢?
于是,秦国之内的人们完全没有担忧这场战场的样子,依旧和以往一样正常的生活着。
咸阳学宫
儒、墨、法、纵横等众多流派的学子汇聚在一起,这是咸阳学宫最日常的活动“辩论”。
咸阳学宫的创建起初是因为孟轲,但最后担任学宫之主的却不是孟轲,而是陈野。
这是因为陈野的思想最适合担任学宫之主,其余的诸多贤才比如孟轲、苏秦等人,只是担任了博士、亦或者祭酒。
在建立学宫之后,陈野便宣布每隔两日在学宫中央的空地中举行“辩经会”。
“兼听则明,偏听则暗,有容乃大,兼容并包。”
这十六个字烙印在学宫的门口巨石上,乃是陈野的思想。
虽然只有简简单单的十六个字,但其中所蕴含的智慧却是无穷的,这也是为何当初学宫成立所有人一致推举陈野为学宫山长的缘故。
也是陈野虽然并没有著书立传,但为何会被称之为“陈子”,甚至隐隐被拿来与墨子、老子、孔子三人并称的原因。
人们从这十六个字中看到了属于陈野的智慧,但却无法为他总结出一個流派。
有人曾说陈野之思想,乃兼容并包,包罗万象,可称“杂家”,但更多的人觉着陈野的思想并不是简单的将所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