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字,对一事一物或一书一画,为留纪念而写上字,是上流社会较为常见的事情,它一般是应他人之邀请,或者出于主动考虑要求,而亲笔书写的字,常见都是简单几个字,通常是一种与其他人交际应酬的高雅方式。在旅游景区、各类院校、城市公园等,常见在门牌上或设置一个大块石头刻有某位名人的题字,在一些特殊建筑上面也常见题字,下面会标上题字的人名,这些常见的题字当然不是题字人亲手去弄的,而是依照他们书写的文字临摹刻上去的。题字文化源远流长,广泛应用于人文景观建设、影视书刊文学、广告宣传、收藏字画等,尤其是收藏古人的优秀作品,题上自己的字并加盖印章等。今日的题字文化与书法文化一脉相承,尽管有衰微之势,但是还有一部分文化人在坚持,尤其是上层交际的文人墨客和权贵名流,还是喜欢在一些新时代大型工程、文化景观、乃至特色公园进行题字,因此尚能见识到很多人文景观和特殊建筑上面有名人的题字,如长沙岳麓山风景区爱晚亭的牌匾便是举足轻重的大人物题字。
在诗词文学成为主流文学载体的唐宋时期,题诗是一种常见的创作形式,题诗相比题字则显得高级很多,题诗有时候还得是即兴之作,而题字一般都是现成的字句诗词,成语及名言警句等。题诗,某种程度讲也是题字的一种,是对一事一物而抒发的感受,常见的形式是将题壁诗,有点名气的此类诗有如唐代诗人张谓的《题长安壁主人》、北宋词人苏轼的《题西林壁》和清朝末年维新派人士谭嗣同创作的《狱中题壁》等。题诗的形式并不局限于题壁上,欣赏前人可以题诗,如北宋政治家王安石赞誉唐代文学家张籍诗篇而作的《题张司业诗》,重游故地时感慨物是人非时亦可题诗,如唐代诗人崔护故地重游未能见到日思夜想的女子时所创作的《题都城南庄》,为了表达自己对时局看法题诗,如南宋诗人林升暗讽统治者安于现状不思收复故土而作的《题临安邸》。
题诗中,最为人熟悉的诗句应该是崔护的《题都城南庄》,它因“人面桃花”而流传甚广,其次便是苏轼的《题西林壁》,是很多人在学校书本中可以学到的诗句,因“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富有哲理性而广为人知。由于网络资讯的发达,早前并不为人所知的一些佳作得以展现出来,如元代文人唐珙的题诗《题龙阳县青草湖》,因富有想象力的诗句“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而深受人们的喜欢。有些题诗是在学业征途上知晓的,有些则是如《题龙阳县青草湖》之诗需要从网络上获得,当然也有部分好的佳作是从诗词典籍中寻得,现代最快捷的方式则必然是通过网络获取,毕竟再好的一本书籍也无法全部囊括诗词佳作。一篇好的文章,无法把所有好的题诗串起来赏析,选择唐、宋、元等三朝各一首颇有意思的题诗汇成此篇,粗浅的探析下题诗的韵味,唐朝的选被选入语文课本的《题破山寺后禅院》,宋朝的选彰显文学家王安石题人物的诗《题张司业诗》,元代经典诗作较少,选犹如凤毛麟角般存在的《题龙阳县青草湖》,其中王安石和唐珙的题诗,多数人知晓泰半是出自网络平台,而非书籍。
《题破山寺后禅院》
(唐)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惟余钟磬音。
从诗题可以看出,这首诗是作者拜访寺庙时而作的,经常出入寺院的除了佛门中人,多半是游览参观的观客,或是祈祷纳福的香客,在很多名寺里,常常可以见识到很多香客虔诚的站在神像下作揖行礼及跪在菩萨面前祈祷。作者常建入破山寺时,仕途颇为失意,不顺遂的他选择寄情山水,游览名胜古迹,过着云游四海的闲适生活,心态从儒家积极入世转向道家消极出世,于是拜访寺庙禅院寻求心灵慰藉,不经意间欣赏到禅院清晨里独特的景色,禅意涌上心头于是创作了他的这首名篇。这首诗大意简单明了,作者大清早走进古寺院,看到东升的旭日照射着树林,沿着竹林小路通往幽深处,禅房处的花草树木繁茂缤纷,山光明媚让鸟都甚感愉悦,影映清澈的潭水使人心灵放空,此时此刻万物都沉没寂静,唯有寺院中敲击钟磬的声音,通过大意可知作者体会到了寺院里的禅意,或许达到了他赶早登门拜访古寺寻求心灵安静的目的。
沿用古人言“无利不起早”的心理本质,诗人大清早的进入古寺,不为利则为益,清晨古寺的风光,旭日初照,曲径通幽,禅房花深,山光悦鸟,都将是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