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寺作为洛都的第一大寺,自然香火鼎盛。
进香的,杂耍的,卖艺的,卖药的,卖香烛的,卖各种特色小吃的,看热闹闲逛的,将白马寺门前的空地挤得满满登登,在白马寺门前摆了二十余年小吃摊的周葫芦,依旧一大早就在那棵大柳树下支起了炉灶,红彤彤的炉火在锅底静静燃烧,铁锅不一会便咕嘟开了,一股带着淡淡药味的香气,无声飘荡在人群中。
在白马寺扫了好多年地的不戒和尚,闻到这香气,不由狠狠抽动几下鼻翼,一脸的享受。
葫芦周是大伙为他取的诨名,卖的是葫芦头,他为人一向又沉默寡言,像个闷葫芦似的无趣,不似别人那般能言善道,于是,这个诨名便叫开了,而他听了也不气恼,只是咧嘴一笑,算是认可了这个名字。
今日一大早,墨北风便出来闲逛,不觉肚子有些饿了,被这香气吸引,不免食指大动,坐到一张小桌前。
“老板,来一碗葫芦头。”
在洛都,达官显贵们的饮食首选是羊肉,其次是牛肉,再次是河鲜、鸡鸭鹅等家禽,最末等才是上不了席面的猪肉,猪肉大多是穷人吃的,富人鲜有问津,而葫芦头的原料,则是最不值钱通常会被富人丢弃的猪下水,主要是猪肥肠与猪肚,洛都的富家子弟或家眷闻见此味,大多数会掩鼻而疾走,不过,周葫芦做的这味葫芦头却与众不同,一口硕大的汤锅里果真浮着一个油光锃亮的大葫芦,看葫芦那包浆、成色,估计年头不会少了,也不知他在葫芦里究竟加的是什么料,一开锅竟然香气四溢,令人垂涎欲滴。
有人戏称,闻见葫芦香,和尚也跳墙。
和尚跳不跳墙不知道,但这摊子前经常人满为患倒是真的,不过,也有一些虔诚的善男信女对此颇有微词,说什么竟在佛门清净之地卖这些腌臜之物,罪过罪过。
不料,扫地的不戒和尚听到这些话,却不以为然,撇嘴道。
身里有玄牝,心中无垢尘。
不知谁解识,一窍内含真。
不一会儿,葫芦周便端来一大海碗热气腾腾的葫芦头,乳白色的汤汁里码放着一片片铜钱大小的肥肠、猪肚,翠绿的葱花,红色的辣子,诱人的香气扑鼻而来,墨北风拿筷子搅了搅,挑起一片肥肠送进嘴里,细细嚼了一番滋味,油润爽嫩,柔韧脆软,又喝了一口汤汁,更是麻辣鲜香,一吃就停不下来。
刚吃到一半,猛地听见围成一圈观看卖艺的人群中,爆发出一阵山呼喝彩声。
卖艺的场地中央,一位须发皆白的老汉以指做槌,敲打出轻重缓急的鼓点来,一位豆蔻年华的小姑娘踏着鼓点,长剑轻灵如蛇,一身淡绿色的荷叶罗裙随风翩翩起舞,小姑娘身段娇美,却无一丝柔媚气息,倏然一剑刺出,如羚羊挂角,无迹可寻,长剑舞动,如书法大家恣意挥毫,看似杂乱无章,月华满地,明眼人却能看出其中的剑意浑脱,一派淋漓顿挫。
开始时,意沉气敛,无声胜有声,蓄势待发的气场,如即将轰然炸响的春雷。
舞动时,身姿矫健,柔媚间又蕴含刚劲,洒脱自然,逍遥如翱翔于九天之上游龙。
收势时,静如处子,一抹淡淡的哀愁,流淌于平静的江面之上。
鼓声落,喝彩声雷动,围在四周观看的人们把手里的碎银、铜钱,如雨点般抛洒向场地中央,正当小姑娘弯腰道谢时,一枚铜钱如流萤般倏忽而至,挟着隐隐的破空声,径直射向了小姑娘的胸口,这一变故事发突然,小姑娘不由吓得脸色苍白,一双妙目黯然神伤,流露出一丝绝望的神情。
铛!
一粒碎银后发先至,恰巧挡在小姑娘胸前,铜钱如折翼的蝴蝶般颓然落地。
没等众人反应过来,一位身穿左衽交领褐色长袍的年轻人,霍然长身而起,探手去抓一位腰系长剑、铁青着脸的黑衣剑客,不想,那位黑衣剑客竟怡然不惧,不避反进,迎着那人的来掌,当胸就是一记重拳轰出。
砰!
一声闷响,身穿褐衣长袍的年轻人飘然落地,嘴角渗出一丝鲜血,而那黑衣剑客则闷哼一声,蹬蹬蹬倒退了三五步,现出一脸的讶异之色,显然他没料到眼前这少年的内力,竟会如此深厚,仅用一掌便将自己击退。
黑衣剑客身后,闪出一位头发漆黑,白衣胜雪的绝色丽人,她的左右立着一个丫鬟和一个俊俏的童子。
褐衣少年看了一眼黑衣剑客,冷冷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