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祯不是有意要拖延的,在赵昕提出请求的次日,他就向宰辅大臣们提出了此事。
自然,宰辅们同样举双手双脚欢迎,太子主动体察民情,任谁也说不出一个错字。
但是,针对给太子看什么东西,谁写这个,多少天交一次,即便是宰辅内部也爆发了巨大的争议。
再之后,事情传开来,但凡是跟文学沾一点边的部门都想要插一脚进来,可谓是混乱地紧。
负责此事,其一,可以与太子殿下拉近关系,混个脸熟,说不定就混成潜邸之臣了呢;其二,可以掌握太子殿下所见所闻,若是掺杂一些政敌的坏话进去,哪怕今日太子殿下无能为力,日后继位,嘿嘿。
宰辅大臣们自然不在乎其一,反正他们已经位极人臣,也升不到哪里去了,他们最为重视的,是其二。
而这一点,恰恰正如赵祯所担心的那样。
人在社会之中,是个社会动物,平时接触什么东西,落在笔下,就会写出什么东西来。
用后世哲学的话语来说,那就是社会实践决定意识。
哪怕自己人抢不到主笔的位置,也不能够让政敌抢到主笔的位置。
特别是眼下朝堂上又有吕夷简与范仲淹两大集团在斗争,赵昕原本以为很简单的一件事,扯皮了近一个月,最终才有些眉目。
负责为赵昕禀报民情的任务,最终落到了台谏的头上。台是御史台,谏是谏院。
谏院是宋代设立的舆论机关,负责在朝廷中搜集建议和评论。北宋在朝廷中设立谏官和御史,通称台谏。御史负责组织各种官员收集民间的意见;谏官议论施政的得失,供皇帝参考,有时还可纠正皇帝的错误。
宋承唐制,但宋与唐的谏官制度却有所不同。唐代谏官属门下省,即由宰相负责统辖,是宰相的喉舌。宋初,朝廷把谏官分为左右谏议大夫、左右司谏、左右正言,设立谏院,谏官再不属宰相管理和荐举,而由皇帝直接亲擢。
总体而言,宋代的台谏出现了台谏合一的趋向,御史台的官员多有兼职谏院的,而谏院的官员也多有兼职御史台的。
因为这一趋向的存在,台谏得以监察包括宰相在内的所有官员,大大加强了皇权,只是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帝王的权力。
明道二年(1033年),刘娥去世,仁宗亲政,召范仲淹入京,拜为右司谏。赵祯废郭皇后,范仲淹喷吕夷简,怼赵祯,其实便是台谏权力扩张的结果。
台谏夺下给赵昕言事的这项事权,也是因为他们接触的消息面最广,内外消息极其灵通,恰是职权所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