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书房后,杨炳将杨康呼唤出来。
杨炳在脑海中说道:“三少爷你野够了没有?”
杨康玩瘾未消,在脑海中答道:“还没玩够呢!”
杨炳说道:“该出来干活了,训练新丁的事儿得提上日程了!”
杨康道:“要不你都替我干了得了!”
杨康的回答让杨炳想到了后世的网瘾少年,没好气地说道:“不行!”
杨康不情不愿地答道:“好吧!”
二人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决定训练归杨康,其他的事情归杨炳。
杨康连夜将杨炳为他准备的训练大纲预习了一遍,又加上了一些自己的见解,决定明天正式开始训练新丁。
二人制定的训练计划包括体能、队列、技艺、识字等几个大项,并制定了严格的考核奖惩制度。
训练内容的完成情况按组考核,一人不合格全组受罚。惩罚内容除了加练外,还与伙食挂钩,例如有人体能训练不合格,则全组加练跑步,并且降低伙食标准。
杨炳将第一阶段训练时间暂定为三个月。
次日凌晨,杨康来到新丁营房,五百新丁终于迎来了惨无人道的地狱般的训练生活。
熊罴兄弟在山上的工作也交给了熊大和熊二,终于摆脱了工匠和农夫的生活,和一众少年一起来到营房参与训练。
这回杨康学了乖,不再急躁,按照与二人共同制定的操典,按部就班地训练。
熊罴兄弟二人虽是双生兄弟,但却性格迥异,杨熊活泼,杨罴沉稳。因此杨康安排杨熊沟通内外,杨罴协助自己进行训练。
在这段时间的土建工作中,各小组长已经建立了一定的威信,小组内新丁之间、各小组之间也有了一定的默契,杨康首先培训小组长,然后让各小组长参与管理,自己就清闲了不少。
除了常规的体能、队列、旗鼓识别的训练,杨康又将自己的枪法简化,结合三才阵配套的枪法,开创了几招适于战阵的枪招,传给新丁们。
这几招枪法看似简单,但其中包括呼吸、用劲、步法、发力、配合,是他自创枪法的精髓融合了后世锻体的方法和作战理论,在这个时代已经是一等一的高妙法门,放在任何人家都算得上是不传之秘了。
但让杨康意想不到的是,训练科目中最困难的竟然是识字。
这些新丁绝大多数是地地道道的文盲,妥妥的睁眼瞎,搞得杨康一个头两个大。
还是杨炳找了张先生和杨先生,三人将反切法简化改良,用固定的部首作为音素符号,创造了一套注音符号系统。
这套系统其实是后世汉语拼音方案的变种,将上切字表示的声母和下切字表示的韵母剥离出来,用固定的部首符号代替,以平上去入四声为音调。
后世普通话以北方官话为基础,北方官话的入声在宋末元初消失,在此时汉语中还存在入声。
这些音韵学的知识杨炳只知道皮毛,好在二位老先生学问渊博,杨炳提出了基本概念,二人一想就通,很快就拿出了方案,虽然还有很多不足之处,但用于简单的教学已经够用。
杨罴性子沉稳坚毅,每日住在营房,和新丁们一起吃住训练,威望日增,已逐渐适应了教官的角色,即使杨康不在也能按照操典将训练工作完成,杨康也落得清闲,逐渐将训练工作交给杨罴和几个组长进行。
十余日后的一天,轮到杨炳值班,杨炳对训练不太感兴趣,安排了熊罴兄弟代替自己领着新丁训练,自己溜达到了修路的工地。
修路的工序是杨炳设计制定。
一、先开挖路槽,并在两侧预留排水沟。
二、然后路槽底层铺垫一层石块,这层石块大小在二十厘至五十厘之间,碾压后的厚度为一伬。
三、石块上层为白灰土,白灰土以黄土掺石灰搅拌而得,碾压后厚度为半伬。
四、白灰土上层为碎石,用直径不同的碎石混合石灰、粉煤灰加水搅拌而成,碾压后厚度为三十厘,需养生七天左右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
五、碎石层之上为砂石路面,就地取材选取用的是一种混有黏土的山砂,碾压后厚度为三十厘。在这个时代既没有水泥也没有沥青,所以水泥混凝土路面和沥青混凝土路面都没法出现,只好选择砂石路面。煤炭炼焦可以产生煤焦油沥青,但杨家主现在炼焦的方法还不成熟,还不能收集过多的炼焦副产品。
俘虏们挥汗如雨,充当主要劳动力,庄丁们轮流持械戒备。
几个年轻人用杨炳设计的简易水准仪和标尺测量着高程,同工匠首领一同指挥施工。
这几个年轻人都是从匠户家选拔出来的聪明伶俐的子弟,自幼耳濡目染,对施工之事本就不陌生,在杨先生那里学习已经有些时日,又得杨炳传授,已经可以进行测量工作,加上老工匠们的经验,足以胜任此时的工作。
修路所用石料都是就地取材,由专门负责爆破的庄丁炸开山体,再由俘虏们破碎成大小适合的石块,运到施工现场。
焰药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