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炳手中拿着一张纸条,上面写着“焰药配方”四个大字,站在静室中哭笑不得,这个小孩祖宗还真是会玩,这是让自己给他做免费的劳动力呀!
但也得陪他玩下去,谁让人家是自己的祖宗,还共用着人家的身体呢!
这焰药的配制方法,杨炳是知道的,也曾和几个朋友偷偷地制造过一些,但私自制造焰药毕竟有违法嫌疑,悄悄地做了几次威力测试后,就将剩余的当作烟花燃放掉了。
杨炳出了石壁空间,来到杨康的书房,看见桌子和地上摆放的火硝硫磺,心中暗道:“这小孩祖宗真是心大,这么多的易燃之物放在书房中,就不怕火烧连营,把这里烧成一片白地吗?”
连忙将这些东西搬到后院一处背风之处,到前院找到熊罴二兄弟,三人在厢房中寻找相关应用之物,后宅没有的物料,又让杨熊下山到庄中寻找。
好在庄子中各种作坊都有,所需器具物品也不是什么难寻之物,倒也凑了个齐全,让老仆人锁了大门,三人将应用之物都搬到了后院。
杨熊看着这些乱七八糟的物品问道:“少爷,咱们这是要干什么?”
杨炳:“不要多问,帮我干活就是了!”
杨炳仔细看了看袋中的火硝,发现是熬制的土硝,里边掺杂了许多芒硝等杂质,这东西含有大量的硝酸钠和其他杂质,而焰药需要的是硝酸钾。
芒硝和火硝外形相似,这个时代没有相应的检测设备,用肉眼区别有一定的困难。
火硝这种物质最早是道士们炼丹时发现并加以利用,其化学成分是硝酸钾,道士们管能发火的叫做火硝或者真硝。
不能发火的谓之假硝、水硝,水硝结晶物有芒角,所以也叫芒硝。
这两种硝都可入药,功效略有不同,而芒硝多用于鞣制皮革等工作。
后来道士们发现,所谓真硝点燃后,所发之烟火为紫色,所以观察火焰颜色,成为鉴别真硝假硝的方法之一。
这是很了不得的创举,这同后世根据焰色反应来鉴别物质的方法已经很接近了,而且硝酸钾燃烧确实会有紫色火焰,但硫酸钠燃烧时发出的黄色火焰则更加显眼,只要硝石里掺杂了少数的芒硝等钠盐,这些钠盐的黄色火焰就会掩盖硝酸钾燃烧的紫色火焰。
所以道士们能发现真硝(硝酸钾)的火焰颜色,说明他们已经能够制取纯度较大的硝酸钾了。
中国的道士们,可以说是这个世界最早的化学工作者,他们对物质的研究其实挺超前。
我国古代先民在其他领域也取得了很高的科技成就,但却始终没有发展出科学体系,其实挺让人费解,当年李约瑟博士在《中国科技史》一书中,也对此发出了疑问,就是著名的‘李约瑟难题’。
既然需要提纯火硝,杨炳就让熊罴兄弟支起大锅,烧了半锅热水,又找了一个大木桶,在一侧靠近底部处开了个洞,插上一小节竹筒,将大木桶放在高处,下面对着小孔,放了一个木桶,当成一个简单的浸滤器。
在大木桶中加入草木灰和土硝,倒入热水,让杨罴不停搅拌,浸出的棕红色溶液顺着小孔流到下面的木桶之中,待到溶液颜色变淡后,换桶承装,按颜色深浅,分三桶装取,反复如此,制取足够的滤液待用。
又让杨熊去找些硬木烧成的木炭,找了一个碾药用的脚踏铁碾子,去一旁碾碎成粉末状待用。
自己又拿起装硫磺的袋子观察,发现这品质倒是不错,不知是来自硫磺矿,还是制取自硫铁矿,是经过制取提纯的,呈粉末状,可以直接使用,放在一边待用。
找了一块门板,两个石墩,搭建了一个简易的工作台,将熬硝的大锅、过滤硝液的木桶,都准备好,摆放安排妥当,来到杨罴身旁,看他已制取了不少颜色深浅不同的棕红色溶液。
让杨罴将浸滤器中的残渣倒掉,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