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军大营。
天刚黑尽,昌黎城内兵备衙门,辽军的各级官吏正在络绎往来,摇曳的灯火昏暗,恰似孙承宗如今这番忽明忽暗的心情。
一名三十几岁的中年男子快步赶来,却是一名顶盔贯甲的辽东夜不收,在一名官吏的引领下匆匆来到孙承宗的督师案前,施礼参见。
“督师,滦州八百里加急。”
“哦?”
孙承宗抬起眼眸,挥手示意众官吏离开,待众人几乎走尽,只留下祖大寿一人,才是微微欠身,蹙眉道:“按说滦州战事不该有加急塘报,说吧,是不是李顺祖那个李家的娃娃,招惹了什么麻烦?”
那夜不收闻言一愣,叹道:“督师果真庙算入神,是何帅嘱咐小的,一定要将此八百里加急塘报,呈送到督师案前,请督师过目。”
言罢,他将一份压着何可纲宁远中军小印的佥书塘报双手奉上。
祖大寿上前接过来,微瞄一眼,便转递送到了孙承宗案前,边走边笑着问:“督师是如何知晓,这并非是何可纲所呈,断定是那李顺祖所呈?”
孙承宗笑了一声。
“何可纲乃智将,寻常军情再是紧急,也很少有递送急报的时候,若是他从滦州递送的急报,那便是滦州一战我军未能得胜。”
孙承宗说着,面露自信,目光锐利。
“不过本督对于滦州一战有十足的信心,因此便不会是与何可纲有关,派往滦州的诸将帅,也就只有李顺祖这个娃娃,是本督放心不下的。”
说着,他笑吟吟拿起急报看了起来。
今日昌黎一战,乃是双方互相试探。
皇太极是在试探孙承宗有无决死之心,孙承宗也是在试探皇太极到底想什么时候走,在他看来,眼下各镇援军齐聚京师脚下,皇太极早晚是会走的。
昌黎一战,看似声势浩大,其实双方都没有死斗,都是见好就收。
后金军掠夺了昌黎,满载而归,孙承宗也带领辽军及时出击,没有给京城中那些文臣以抨击的口实,顺势收复昌黎,又是大功一件。
孙承宗也知道辽东如今是靠着这些辽军精锐把守,每一个都万分重要,因此每一步都是十分谨慎。
在这一番番试探之下,昌黎会战也就是虎头蛇尾的结束了。
孙承宗之所以如此放松,是因为他已经猜到,这次皇太极退兵是真的要退了,接下来的遵化、永平等地,便如褪去衣衫的处女,随意揉捏了。
但是随着观看急报,他脸上的笑容渐渐凝固,转而变为惊愕。
祖大寿见此,也是神情逐渐凝重。
“督师何以如此?”
孙承宗越看,脸色越是吃惊,倒不是愤怒,只是吃惊。
“这个李顺祖啊,真是不让本督省心!”
祖大寿仍旧不明所以,上前一步。
“督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