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计明军至少损失了数万战兵,而他们与蒙古人的战损比甚至都做不到十比一。
明军众将都是心生退意,可却是没人能够劝说的得动固执的朱棣。
为了推动战局,明军将神机营的火炮推到山脚下。垫高炮口向着山上猛轰。
这些火炮的射程很近,大约只有里许地。不过哪怕如此,也足以支援明军不断仰攻上山占据半山坡。
可也就到此为止了。
想要继续向上打,那就只能是用血肉之躯和山顶上的蒙古人死战。
王霄也是心疼明军的损失,因为这些都是未来属于他的力量。
只是,王霄深知朱棣的性格,所以他什么都没有说。只是默默的在等待着。
时间来到十月底,天空之中飘起了鹅毛大雪。
大雪飘落的第一夜,朱棣捂着头晕了过去。
清醒过来的朱棣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封锁消息,可是在军中众将那里却是不可避免的传播开来。
朱棣的固执让人担忧,他坚信自己一定能打赢。残酷血腥的战斗依旧还在延续。
随着时间的流逝,明军的士气愈发低落。
补给线太过漫长,天气又不好。后方送来的物资越来越少还无法按时抵达。
明军缺医少药,很多伤员无法得到及时救治而身亡。军士的口粮与马匹的草料也逐渐开始短缺。
甚至就连神机营的大炮都快撑不下去了。
火药倒是还有,可大炮的炮管长时间射击早已经到了报废的边缘。
限于明朝的技术水平,火炮制作都是用模具浇铸而成。内里有不少气泡,质地也是参差不齐。
长时间的射击使用,炮管都快报废,再用下去就该炸膛了。
而更换的炮管太重,从山海关那边一路运输几千里过来,在这种天气状况下简直就是要命。
朱棣的身体每况愈下,可他还在坚持。每天他都会骑马来到战场上,向着北方眺望。
北边,那是狼居胥山。
面对把防线修建的固若金汤的蒙古人,明军只能是一次又一次的用血肉之躯扑过去。
汉王朱高煦出卖情报,导致明军两批辎重队遇袭,大量物资损失之下,剩下的物资只够大军使用不足一个月。
然后在这个时候,王霄接到了一封家书。
家书上写了几件事情,让王霄看完之后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第一件事情是太子朱高炽的身体状况不好,甚至都快到了药石无用的程度。
第二件事情是内阁三杨动作频繁,派兵封锁了长城沿线的各处关口。
而最后一件事情则是说,孙若微已经生了,是个男孩,按照出征前定下的交代,起名朱祁镇。
王霄早早的就解决掉朱高炽身边下毒的太监,可朱高煦的势力是如此之大,太子还是无法避免的中招了。
至于内阁三杨,他们是铁杆的太子党。调动备倭兵封锁长城关口,应该是他们得知太子的身体状况后做出的应对。
他们防备的不是朱棣也不是王霄,而是手握重兵的汉王与赵王。
汉王与赵王靖难的时候就是朱棣的左膀右臂,在军中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