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骊山,升龙台。
升龙台自建成之日起,便有一石碑自苍穹而来,上书五十二个远古文字:“为余驾飞龙兮,杂瑶象以为车,何离心之可用兮,吾将远适以自疏。屯余车其千乘兮,齐玉绂而奔驰。驾八龙之婉婉兮,载云旗之委蛇。”
迄今为止,尚未有人能真正解出,石碑上的文字到底是何意思。
有趣的是,《乾史·武帝》中有这么一段记载:“洪武十年,惊蛰,武帝携皇后、太子、内阁诸公巡游小骊山,行至升龙台,忽闻龙吟,帝禅位,悟道十余载,乘龙飞天。”
通俗来说就是:大乾开国皇帝武帝定都玉京后,在洪武十年,二月初二这天,武帝携带皇后、太子、内阁大臣等出行去小骊山踏春游玩,行至升龙台处,忽然听到一阵龙吟声,武帝当即禅位给太子,在升龙台闭关悟道十余年,得道破关,乘驾一条龙飞走了。
按理来说,升龙台是大乾开国皇帝的证道之地,必然有着非同凡响的象征意义,但自从赵扶摇来大乾,将钦天监搬去了小骊山,当时的皇帝非但没有阻止,反而在小骊山上建了一座摘星楼,还封赵扶摇为国师,可参议朝政。
就连山上供奉着那位开国皇帝法相的庙宇都给拆除了,皇室索性将他们的先祖请去了乾元宫的太庙中。
此时的小骊山上,已经聚集了不少的人群,几乎都是从观星坊上来的。
一旁临时搭建的监斩台上,商庆和典夔站在京兆府府尹陆升象身后,商庆低声道:“典大哥,兄弟们没问题吧?”
典夔若无其事地扫了人群一眼,得到肯定的眼神交流后,回道:“二弟,放心,只要他们敢来,自有天罗地网伺候着。”
商庆点点头,他的布局其实很简单,以陈青书为饵,钓出藏身在玉京城某处的顾白门,抑或是仍旧潜伏在城内的同党。
目前的进展一切都很顺利,陈青书被绑在升龙台上,一位膀大腰圆的刽子手站在一旁,下面挤着密密麻麻的人头,他们都伸着头看向台上的陈青书,听说此人是行刺圣人的罪魁祸首,群情异常激愤。
太阳从温吞逐渐演变成烘烤,烈日当空,人群中开始生出抱怨的声音。
“热死了,为何还不行刑?”
“你懂个甚,你看看日头,砍头要在午时三刻。”
“这鬼天气......”
与山上不同的是,出现在玉真坊的一支约莫千人的仪仗队伍,格外醒目,声势浩大,气势恢宏,壮观无比。
队伍的前后,皆由十二排相隔排列的骑兵组成的卫队,护卫着队伍中间的天子法驾。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