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官家赵佶那副激动难抑的表情,杨戬心中酸得跟恰了柠檬似的。
可他还得努力当好捧哏的角色,朝着官家赵佶小声地道。
“官家,这篇文章听起来是极好,可为何奴婢观其文,却为何叫少年中国赋,这中国……”
“你呀,枉跟随在朕身边多年,连何谓中国都不知晓。”
赵佶撇了一眼杨戬,不过自己心情正好,跟心腹近宦解释一下也未尝不可。
“中国者,取天地之中王朝之意也,中国以外则称为四夷,所谓‘天子有道,守在四夷’……”
博学多才的官家赵佶洋洋得意地冲杨戬显摆了一番之后,抚了抚短须,甚是欣慰地道。
“小高落中国于答卷之上,这就足以证明,此子亦知何谓中国也……”
赵佶清楚,汉唐之际,中国、华夏之谓,皆指当时立足定鼎于中原大地的强大王朝。
然大宋立国至今,百年积弊,数代帝王,无不意欲锐意进取,以复汉唐之旧观,寄望大宋能够成为名符其实的中央帝国。
奈何命运坎坷波折,至今,仍旧未能平定西夏以复河套,至于幽燕之地,更是被辽国牢牢掌控。
若是其余贡士以此为题作赋,怕是题目十有八九,肯定是少年大宋赋。
而小高这个孩子虽然有些孩子气,非要以《少年中国赋》为题目。
在官家赵佶看来,这分明就是小高的心之所向。
不然为何他在省试之时,两篇策问都充满着强烈的锐意进取,变法革新的精神。
而他这篇《少年中国赋》中,同样有着奋发向上的刚强斗志。
既是自勉,同样也是在激励大宋文士之血气。
“此子当真没有让朕失望,朕,已经有些迫不及待,想要一睹为快了。”
看着官家那副神采飞扬的模样,杨戬摸了摸鼻子,默默地侍立于一旁。
他终于明白,为何高璋那位少年神童会如此得多才多艺的官家的喜爱。
就连恩宠都在自己这位心腹近宦之上,正是因为这小子行事作为,看似不经意的,偏偏都挠到官家心头痒处。
赵佶关于高璋落笔于纸上的是中国而非大宋的猜想,这点倒真与高璋不谋而合。
在高璋看来,大宋积弱已久,大宋不论是面对辽国,还是面对西夏这等小国,都是战之不能胜,胜不能定其国。当真是弱鸡一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