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李复书没有像之前那样轻松愉快地接受赵学尔地提议,而是皱着眉头道:“你可知你这几句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有多难?”
官员勋爵的子孙补职事官和爵位的继承人继承爵位目前基本上没有什么门槛,只要是达到品级的官员和受封爵位者指定他们中意的人选,然后到吏部走个过场,就能够得到他们想要的职位,或者完成爵位的承袭。
无论他们指定的这个人究竟有没有才干,也无论他们的品性如何,便能十分轻松地成为朝廷的官员,享受百姓的供奉。
如今赵学尔提议“凡官员勋爵的子孙补职事官和爵位的继承人继承爵位,需在国子监研习至少一本经义书籍和学习一门实务,考核通过后方可授官或者继承父祖爵位俸禄”,无疑是给恩荫替补和爵位的继承设置了一个相当高的门槛。
所以赵学尔这几句话,无疑触动了许多人的利益。
甚至不是李复书说同意,就能够同意的。
赵学尔正色道:“我自然知道这件事情办起来会很难。只是官员和受封爵位者在百姓们眼中代表的不单单是他们自己,更是代表着陛下和朝廷。若是陛下选用有才有德之人做官或者继承爵位,百姓们便会夸赞陛下广施仁政;倘若陛下任用无才无德之人做官或者继承爵位,百姓们便会责骂滥施苛政、虐害百姓。民间造反作乱之事,殆由于此。”
“陛下身为帝王,所求不过国泰民安,所谓国泰民安,国泰先要民安,民安先要政通,政通先要吏治清明,而肃清吏治光靠陛下惩治贪官污吏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在选拔官员的时候,不能只看出身和才能,更要注重官员的品性。经史书籍多讲忠义之道,所以我才让恩荫替补者和爵位继承者研习至少一本经义书籍,让他们知道忠君和爱民。世家贵族出身的子弟生活优越,往往不知民间疾苦,我让他们至少学习一门实务,这样他们才能知道如何为官,如何为陛下分忧。”
两年前,尹国公案之后,赵学尔就在琢磨这个事情了。
尹温故父子兼并土地,欺辱百姓,草菅人命达数十人,犯下滔天罪行,本罪无可赦。
可他们却因为一张小小的丹书铁券,就逃过了应受的刑罚,甚至尹温故如今身上还有县公的爵位,享受百姓的供奉。
尹温故既无才,又无德,却因为先祖的功勋而继承国公爵位,手握权势。
结果不仅百姓遭殃,也损害了皇帝和朝廷的信誉。
所以,赵学尔不仅要选“贤才”,还要选“德才”。
无论“贤才”还是“德才”,她都必须要堵住恩荫替补和爵位继承的方便之门。
就算不能让他们像科举那样过五关斩六将,经过层层筛选才能出人头地。也要让他们经过经义书籍的洗礼,让他们知荣辱,辨是非,重践行,立身扬善,做个为国为民的好官。
像尹温故那样一边享受百姓的供奉,一边践踏百姓生命的人,她实在是不愿意再见到了。
李复书身为帝王,自有他的雄心壮志。
听赵学尔句句都是在为他、为朝廷、为国、为民着想,他心中感动不已。
将赵学尔的所有提议统统采纳,与宰相们逐一商议讨论,自是不提。
李复书走后,赵学尔招呼如鱼帮她换下繁重的朝服。
如鱼一边给赵学尔去掉头饰,一边看着偷瞄赵学尔的脸色,想说什么,但终究又没有说出口。
赵学尔从镜子里看见如鱼欲言又止的模样,笑道:“有什么话就说吧,跟我还吞吞吐吐的。”
赵学尔都发话了,如鱼只好说了:“经义书籍上多说些男尊女卑之事,皇后让皇上以经义选拔官员,只怕......只怕将来会成为皇后的麻烦。”
如鱼没有明说麻烦是什么,不过赵学尔确实听明白了。
她的志向是论道经邦,兼济苍生;而不是足不出户,相夫教子。
如鱼是担心一旦研习经义之风盛行,恐怕对她的批判的声也会随之而来。
赵学尔看着镜子中的自己,轻声道:“经义书籍多讲礼义仁智信等君子典范,如果读书的人没领会到这些,却只知道男尊女卑,那他也就不配做官了。不配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