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河源的风光有种独特的辽阔而近乎忧郁的气质,非常容易感染置身于此的人。
河水很清也很凉,周围的景色给人的感觉好像加了滤镜,即便阳光明媚看起来也有些暗,色彩远不如江南明亮,如同梦里的画面。
天空也更加低,云朵经常是固定的, 既遥远又很近的样子,有些虚幻。
在河边随手拍张照片就是一幅画,都可能带着俄国上两个世纪风景油画的风格,寂寥而苍凉,有种回到过去的不真实感,十分奇异。
东北的外景并没有江诗语的戏, 她也跟着来了,协助刘漫承担了不少制片的工作。
另外她也背着台单反相机拍了大量照片, 感叹这里风光独特。
杨树指挥摄制组拍了大量风景,作为空镜在影片中穿插用于回忆中,原始荒凉的景色与城市学校混剪在一起,营造一种巨大的反差,同样有一种异世的不真实感。
这部分真正带剧情的镜头没几个,一段是刘漫骑着自行车经过河边,杨树骑车追上来,恶作剧在她头上套了个纸袋。
另一段是刘漫站在河边,杨树远远看着她,想搭讪却下不定决心。
剧本定稿之后,秦姐的经纪们与杨树也讨论过,试图在影片中尽可能地植入广告。
比如刘漫在河边骑自行车,经纪们就建议改成骑电动车,杨树也骑一辆同牌子的赶上来。
这建议被杨树否决了,这样的环境两辆电驴飙车, 简直太煞风景。
如果非坚持自行车, 当然也是有的,然而杨树又不同意给品牌logo单独一个镜头,最终也没谈拢。
经纪们神通广大, 进而又提出套在刘漫头上的那个纸袋,可以用星巴克的,对方愿意赞助品牌袋子以及一笔广告费。
类似的神操作很多,如果杨树同意,这部电影可能会被插满广告,真感谢厂商对他的盲目信任。
秦姐说也不是盲目信任,现在广告业竞争也非常残酷,良好的推广渠道少而财大气粗的厂商多,必须得见缝插针吸引顾客,杨树有过上亿的作品,仅这一条就达到了植入广告的门槛。
敢在电影里如此肆无忌惮植入广告的,世界上只有中美两家,当然也因为别国的市场太小,这么做犯不上。
虽然二十多天过去了,杨树的伤愈合差不多了,但胳膊还是得吊着,拍戏的时候拆了, 每到这时看着竟然有些悲壮。
“有些演员割破手指、淋点雨就哇哇叫,你们看看杨导,胳膊断了照样上阵拍戏。”
“你说的那是网红, 别乱用演员这两个字,咱们杨导这样的才对得起这称呼。”
“杨导的胳膊到底怎么断的?”
“外景采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3页)